洪武二十四年(1391)八月,朱標奉命巡視陜西。此次出行,他肩負著兩項使命,一是核實二弟朱樉的諸多不法行為是否屬實;二是考察關中地區是否適宜建都。
年初,秦王朱樉在封國內的斑斑劣跡被人告發,大致如下:
母喪期間,毫無一絲的憂傷之色;偏信側妃鄧氏(寧河王鄧愈之女)之言,虐待并囚禁正妻王氏(元朝河南王王保保之妹);公然強搶民婦,縱欲無度;發明種種酷刑,虐殺宮人。
元璋震怒,感慨道:“古所未有,罪不容誅!”
另外一個就是建都問題。此前,元璋已經欽定應天府為南京,開封府為北京,故鄉濠州為中都。然而,他似乎對于以上三地都不太滿意,仍然在考慮著更好的立都之處。胡子祺上書闡述了關中地區最為適宜建都的幾條理由。他覺得很有道理,于是派朱標赴關中考察山川地貌和風土人情,轉達最高領袖慰問三秦百姓的圣意。
關中之行,倒算順利,可死神卻已向朱標招手。
回京不久,朱標得知父皇要將罪名屬實的二弟朱樉處以極刑,遂奔赴宮中求情。尚未步入大殿,朱標就高聲喊道:
“不要殺啊,皇帝爸爸,求您放了二弟。”
元璋鄭重地說道:“今天朕要替天行道!”
朱標跪求:“皇帝爸爸,手下留情啊!試問人誰無過,他總算是我的弟弟,弟弟有錯,做兄長的也有責任,求皇帝爸爸放他一條生路吧!”
元璋聲色俱厲:“朕不消滅他,無法向全國人民交代。”
朱標嗚咽:“兒臣不會使您為難的,請皇帝爸爸跟全國人民說一聲,兒臣愿意一命抵一命。”
元璋大驚失色:“啊?”
朱標哭泣道:“正所謂,吾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求爸爸您體諒。我這樣做,無非是想感化二弟,以彰顯吾皇慈悲的偉大公正形象啊!”
元璋斂容:“善哉,善哉,朱樉,希望你有一天能夠領悟到你大哥這種舍生取義的精神!”
經過朱標的苦苦哀求,元璋終于人性大發,放過了朱樉,準許其返回藩國。二弟得救了,朱標卻病倒了。
由于他長期生活在魔鬼父親為他營造的壓抑而恐懼的環境當中,身心健康受到極大的摧殘。從西安回來后,旅途的勞頓,外加精神的刺激,更由于長期的高度緊張、驚恐和郁悶得不到排解,終于導致了此次疾病的總爆發。
養病期間,心憂社稷的朱標還將考察團繪制的陜西地圖呈上,并多次匯報出行期間的見聞,以及對于定都的看法。可無情的病魔終究吞噬了他的生命。
次年四月,在與病魔頑強抗爭了N天之后,朱標的病情突然惡化,最終醫治無效,逝世于南京。滿朝文武和全國人民無不為失去這位好太子而感到深切悲痛。朱標的英年早逝,對于偉大領袖朱元璋,對于朝野上下,對于大明朝未竟的各項建設事業,都是巨大的損失。他尚未嘗到做皇帝的滋味,便匆匆走完了他尊貴而郁悶的一生,享年三十七歲。悲哀,實在是悲哀!
二十多年的悉心培養付之東流,白發人送了黑發人,怎能不令老年喪子的元璋悲痛欲絕。朱標死去多日后,思子心切的老皇帝依舊穿著喪衣,遲遲不忍脫去。
八月,朱標被葬于孝陵東側,謚號“懿文”。原來,文章開頭部分提到的那座陵墓的主人就是這位可憐的懿文太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