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考古發掘3枚出的雞蛋,還基本保留著原有的形狀。
8月19日上午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獲悉,該所近日在侯馬公路樞紐貨運中心考古發掘時,在一座西漢初期的墓室中發現三枚雞蛋。據該工作站副站長、省考古所副研究員王金平介紹,這是目前我國考古第四次發現雞蛋,也是考古史上發現的數量最多、最早的雞蛋。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王金平介紹,今年5月份他們考古發掘時,在一座西漢初期墓葬的陶盒中發現了這三枚雞蛋。“雞蛋是作為隨葬品放在陶盒里的。西漢初期的雞蛋,能保存下來很罕見。”王金平說,這三枚雞蛋發現時一枚已殘,另兩枚基本完整。雞蛋比現在的普通雞蛋小些,還基本保留著原有的形狀。
據王金平介紹,發現雞蛋的西漢初期墓葬,屬侯馬虒祁墓地,距今2200多年。這三枚雞蛋,是繼2003年甘肅省酒泉市、2009年山東菏澤市、2010年四川省漢源縣各發現一枚后,我國考古第四次發現數量最多、最早的雞蛋。
這些雞蛋的出土對研究戰國中晚期至西漢初期祭祀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山西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