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者心目中威望很高 早年曾到訪中國
雖然作品多次獲獎,但阿列克謝耶維奇在國內的關注度并不是特別高。張建華解釋,雖然國內出版過一些她的書,但是她最初開始寫作的時候并不出名,“大概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吧,阿列克謝耶維奇才剛有了點名氣。那部《戰爭的面孔不是女性的》比較知名”。
“在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創作中,如果寫戰爭,她會去采訪戰爭的親歷者、親歷者的家屬等等,詢問他們對戰爭的看法、遭受的苦難。在她看來,這比作家去描述它更有說服力。”張建華這樣分析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
或許正是由于采取此種創作手法,曾有讀者說,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文筆不是十分細膩、辭采不夠豐富。對于這個說法,張建華認為,她的作品本就和虛構的小說不一樣,不是以作家的修辭色彩見長,“她書中完全就是表現了人們對戰爭、災難最原始的看法,其中的震撼效果不是小說能達到的”。
“比如《戰爭的面孔不是女性的》,阿列克謝耶維奇基本采訪的都是女人。作者只是淡淡地描述了她們在陳述之時的表情、眼淚與痛楚,沒有夾雜作者本人太多的描述。所以她說過‘我不是寫戰爭,而是戰爭中人的心靈、情感。”張建華稱。
張建華還透露,阿列克謝耶維奇早年曾到訪中國,但次數并不多。至于作品的受歡迎程度,張建華認為“她在讀者心目中的威望很高,但在文學批評家中的聲望可能并不太高。因為批評界更多講究技巧、篇章、敘事一類的東西,她的作品跟這些因素都沒什么太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