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春節的“精神消費”同樣走俏。伴隨各類文化休閑場所與設施的普及與完善,旅游過年、看電影等文化休閑活動,正在成為春節消費的主要方式。
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就市民春節黃金周期間出游意向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2015年春節黃金周期間,60.8%的市民有出游意向。
國家旅游局官網信息也顯示,今年春季假期,受人民幣匯率上升、簽證便利等有利因素影響,出境游人數繼續增長達到519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0%;其中大年初二中國出境游客數量達到峰值。
今年春節,居民國內游青睞冰雪旅游、避寒旅游,北方的冰雪旅游目的地、氣候溫暖地區和南方沿海是春節旅游亮點。國家旅游局數據顯示,節日前四天,吉林省接待游客達825.8萬人次,同比增長14.3%,實現旅游收入56.5億元,同比增長17.8%;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產品除傳統的哈爾濱線路外,大林海雪鄉、亞布力滑雪度假區、大慶雪地溫泉等也迎來大量游客;海南省抽樣的18家景區共接待游客24.47萬人次,同比增長1.8%,門票總收入1566.68萬元,同比增長20.6%;云南省共接待游客504.0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6.5億元。
此外,數據顯示,國家旅游局預計2015年春節出境游人數同比將超過10%,多數游客選擇赴港澳臺、日韓和東南亞地區短途旅行,也有不少游客選擇赴澳大利亞、歐洲、美國等遠程目的地。國家旅游局“全國旅游團隊服務管理系統”數據顯示:2月16日至21日,出境旅游團隊數量為6621個,出境游客為143651人(不含赴港澳臺游客和自由行)。據港澳臺出入境部門統計,春節假期前三天內地赴香港游客達32.91萬人次,赴澳門游客為23.06萬人次,分別占兩地入境總人數的38.3%和67.8%;前三天大陸赴臺團隊游客達到1.74萬人次。
電影市場同樣火爆,認證為第三方票房統計機構的“電影票房”微博稱,大年初一,中國內地共放映電影14.5萬場,觀影906萬人次,票房累計達3.56億元人民幣,超2014年6月28日的2.78億元,創內地單日票房新高。
華南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鄧于君認為,根據恩格爾定律,消費水平越高,人們的精神消費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越高,目前中國的消費結構正在從生存型消費逐步轉向為改善型消費,而羊年春節期間文化休閑消費的井噴正是這一趨勢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