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處于“三期”疊加中的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總是喜憂參半。
近日,官方及匯豐制造業PMI指數均顯示實體經濟有走弱趨勢。然而,昨日(9月3日),兩項服務業PMI指數紛紛上揚,顯示中國經濟轉型正漸入佳境。
中國8月匯豐服務業PMI漲至54.1,創2013年3月來新高。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以下簡稱CFLP)、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14年8月份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0.5個百分點,保持在54.4%的較高水平,表明非制造業市場活動穩中略升。
8月服務業強勢復蘇
今年,匯豐中國服務業PMI呈現“三起三落”走勢。1月該數值曾一度跌至50.7,創2011年8月以來低位,2月止跌回升;4月又開始掉頭向下,6月猛升至15個月以來新高;7月驟然跌至有記錄以來最低點,8月則大舉回升。
官方非制造業PMI則表現相對平穩,且上月數據也較為優異。CFLP分析師武威說,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5個月穩定在53%以上,1~8月均值53.3%,較2013年同期小幅上升0.1個百分點,表明服務業活動穩定性在增強,基本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平穩運行態勢。
本月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有小幅回升,行業活動呈現穩中略升的態勢。其中批發業、水上運輸業和電信傳輸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行業表現較活躍,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均有回升,說明企業采購趨于積極,未來生產活動趨旺的可能性較大。
而這也與官方制造業PMI相印證,盡管8月官方制造業PMI絕大多數指標顯示經濟運行依然較為疲弱,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上升2.6個百分點,達到57.9%,高于上半年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
此外,武威介紹說,新興服務業中的互聯網及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活動繼續提升,特別是新訂單指數較上月有明顯提升,1~8月均值較2013年同期高出近4個百分點,意味著行業需求基礎繼續向好。
數據顯示,隨著國家大力實施簡政放權,實施工商注冊登記等改革,上半年,服務業新增企業數量達到129.06萬戶,占新登記企業總數的78.1%。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夏杰長認為,長期以來,對服務業管束太多,服務業要素的供給和市場需求都被壓抑了,未來服務業發展的潛力將盡快釋放。
政策還應進一步放松
匯豐報告認為,受房地產行業增速放緩拖累,中國下半年經濟仍然面臨下滑風險。匯豐認為,政策決策者應當推出進一步寬松措施來支持經濟復蘇。
CFLP副會長蔡進說,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持續回落,特別是受投資力度偏弱影響,新訂單指數回落至47.5%,創出自非制造業PMI調查以來的最低水平。
蔡進表示,房地產業活動繼續走低,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降幅繼續擴大,收費價格指數降至年內最低水平,這種弱勢格局短期恐難以改變。
數據顯示,房地產業商務活動指數在50%以下繼續下降,降幅較上月擴大2.4個百分點,低于去年同期4.0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今年以來一直運行在50%以下,本月環比下降2.8個百分點,降至42.1%,創出自今年2月以來的新低。
中原地產觀點認為,在當前信貸小幅改善、政策趨松的環境下,蓄客、認購率正從年初以來持續惡化轉為平穩修復。然而,其絕對值仍維持低位,與去年低點相近,因此,開發商仍將面臨爭搶客源的局面。
CFLP報告還提醒,現在仍要關注需求基礎的穩固和提升。一方面,房地產需求回落給房屋建筑相關需求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服務業需求整體水平仍然偏低,特別是消費性服務業新訂單指數明顯偏弱。
國信證券分析師鐘正生說,央行短期內可能會進一步拓展定向降準、再貸款以及抵押補充貸款等“定向降息”工具,以定向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行,提振實體經濟。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服務業走穩主要來自于結構調整的力度以及政府的支持,而地產已經在實體經濟和服務業兩端對增長造成拖累。切實降低首套房利率、引導地價合理下調以及穩住開發商資金鏈等政策方向將更具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