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股指震蕩企穩。剛剛掛牌上市的分級基金重組B、生物B、銀行業B無一例外封漲停。今年以來,已經有46只分級基金翻番,甚至有4只分級基金B份額累計收益超過3倍。在牛市中,杠桿效應得到放大,分級基金強大的賺錢效應讓大媽們樂不思蜀。而分級基金在這波牛市中得到迅猛發展,目前份額已經超過3000億元。數據顯示,個人投資者依然是認購主力,一些基金出現個人投資者豪擲上億元資金認購分級基金的情形。
分級基金牛市賺錢效應突顯
牛市,杠桿牛市。連證監會都說,投資者應該學會適應新常態。不少投資者也借助帶杠桿的分級基金放大收益。
根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總共60只去年底之前發行的股票型基金的B類產品中,竟然有46只基金的收益已經翻倍!特別是富國創業板指數分級B、鵬華傳媒分級B和新誠中證TMT產業B、鵬華信息分級B今年以來凈值累計漲幅超過3倍。
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師對南都記者表示,分級基金之所以成新寵,主要源于牛市氛圍下,股指大幅拉升使得分級基金在大多數時候呈現整體溢價狀態,從而吸引了套利資金的涌入和新產品加速上市。
基礎市場火爆是分級基金出現上折潮的主要推動力。年初至5月30日,股票型分級基金累計上折達38次。而伴隨創業板的大幅飆升和3月份就有10只分級基金觸發上折,僅3月24日一天便有4只實施上折。4月份再度有9只基金觸發上折。
整體規模已超3000億
二級市場火爆已調動起市場各方的亢奮情緒,此波行情中,分級基金仍望不斷出彩。分級基金所釋放的財富效應讓其從一個小眾的投資品種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的主流品種。
在滬綜指沖破5100點大關,分級基金也迎來了上市熱潮。
截至5月末,分級基金的整體規模已經達到3112億元,其中股票型分級規模2795億元,較2014年年末增長了147.83%。
6月分級基金再度迎來井噴,僅6月5日一天上市的分級基金數量即達到5只。本周以來,又有6只分級基金上市交易。
今年以來新成立的股票指數分級基金超過35只。此外,證監會公開信息顯示還有多達幾十只分級基金正在排隊待批。
市場份額高度集中
雖然分級基金市場在近兩個月以來增長迅猛,但由于多數基金公司在這一領域布局較晚規模普遍較小,幾大基金公司占據了市場的大多數份額。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僅計算股票型分級基金子份額規模,有7家基金公司分級基金場內子份額規模超過100億元,這7家基金公司合計分級子份額市值達到2284億元,占場內分級基金總市值的88%,呈現出高度集中的局面。
其中,申萬菱信基金和富國基金(微博)5月底分級基金子份額市值雙雙超過500億元大關,達到534.92億元和512.01億元,市場占有率均在20%;鵬華基金(微博)旗下分級基金場內子份額市值規模接近400億元,排名第三;國泰基金以301億元排名第四。這四大公司顯然占據了較好的分級基金先發優勢。
本月易方達新上市幾只分級基金之后,將在分級基金規模上再度排序。
大媽已成分級B絕對主力
中國大媽們又在乘著杠桿基金追趕股市的風口。
有券商研究數據顯示,近期最火的行業分級B的持有人基本以個人投資者為主。而來自基金渠道的信息顯示,與機構關注低位增持分級A不同,個人投資者對分級B類杠桿份額的投資尤為熱衷。
廣發證券分析師馬普凡對南都記者表示,數據顯示,B份額持有人戶數較多,持有人結構相對分散,最大比例是個人投資者。當今A市場上個人投資者投機心理一定程度上存在,選擇B份額更多是為了博弈,希望在短期內博得一個較高的收益。這也使得B份額會被更加頻繁地交易,價格變化較大,始終保持有一定的溢價率。
本月上市的11只分級基金,A份額和B份額合計上市規模83.44億元。其中,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達到64.21億份,個人持有比例達到77%。
其中,有5只分級基金個人占比超過八成。規模最大的易方達并購重組分級A份額和B份額上市規模為24.63億份,個人投資者占比高達91.55%,兩大牛散羅相斌和黃剛更是雙雙斥資億元認購易方達并購重組分級基金,持有并購A和并購B的份額均達5000萬份。另一只規模較大的分級基金長盛中證申萬一帶一路分級A份額和B份額上市規模為4.44億份,個人持有比例更是達到98.76%。
而在這11只基金中,也有機構參與認購,認購比例偏低。例如,上海大正投資有限公司投了申萬傳媒分級、易方達并購重組分級、易方達生物科技分級、鵬華新能源分級、鵬華高鐵分級和招商生物醫藥分級6只分級基金,動用資金合計達1.41億元。
雖然分級基金強大的賺錢效應吸引了一些專業機構的參與,但是機構往往更關注A份額的穩定收益。
馬普凡稱,“A份額的持有者結構更加穩定,平均持有人戶數較低,前十大持有人比例顯著高于B份額相應比例。而且A份額的主要持有人是保險公司,占據了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