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  投資理財

職業打假人王海:巨款買假貨1年賺400萬(圖)

2015-03-23 09:57:38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職業打假人王海:巨款買假貨1年賺400萬(圖)

職業打假人王海:巨款買假貨1年賺400萬(圖)

  維權打假20年,每次出現在媒體鏡頭前的王海,總是戴副墨鏡。新京報記者浦峰攝

職業打假人王海:巨款買假貨1年賺400萬(圖)

  王海有意讓自己離開打假舞臺中央,“保持點神秘感,挺好。”新京報記者浦峰攝

職業打假人王海:巨款買假貨1年賺400萬(圖)

  2005年2月28日,戴著一副標志性墨鏡的王海現身西安某酒店召開新聞發布會。圖/CFP

  [摘要]打假第一人王海從業20年,給名下公司定下30萬元的“打假起步價”,去年通過花費200萬買假貨,賺得400多萬,為保護安全曾帶陸戰隊員幫人維權,他稱打假從來和正義無關,賺了錢才能更高尚。

  王海42歲,山東青島人。1995年3月,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廈買了兩副索尼耳機,他意識到這可能是假貨,緊接著又買了10副,依據《消法》第49條提出了雙倍賠償的要求,被稱為打假第一人。現任和諧社區發展中心理事、王海熱線消費者權益保護項目負責人、北京大海商務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5年,戴上墨鏡的王海出現在媒體的鏡頭前。直到今天,他仍然在維權打假的第一線。這20年,王海本人和中國的打假維權境況都遭遇了哪些變化,有哪些爭議和尷尬,祛除很多人固有印象中非黑即白的底色,我們試圖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王海和職業打假人。

  他不再站在舞臺的中心。

  打假人王海的光環被一個群體所取代。

  這是一個沒有門檻的行業。“魚龍混雜”,王海說黑社會、大學生、律師等等誰都可以加入。

  而王海,覺得正是自己的示范意義,給行業豎起了標桿。

  二十年過去了,他需要面對這個群體的低價競爭。也需要適應這個時代給打假帶來的變化。

  他厭倦了別人給他戴的各種帽子。

  王海更愿意用交易和成本論來描述自己的打假生涯。

  最多的一次打假賺過幾百萬,是一筆好交易。

  推掉造假企業光環,又賺錢,又有趣,還能受到肯定。劃算。

  他給自己定了30萬的打假起步價,為什么不呢?他說公司成本很高。

  王海說,打假從來和正義無關,賺了錢才能更高尚。

  “王老板”巨款買假貨

  王海沒有看央視3·15晚會。

  3月15日晚9點,北京南站候車室,他正準備登上開往天津的動車。天津打假分公司和物業公司的生意需要他打理。

  如今的王海,已不再是單兵作戰的“打假英雄”,很多人愛叫他王老板。

  王老板有四個職業打假公司,分別設在北京、天津、南京、深圳。

  公司主營三種業務,幫消費者維權打假;知假買假;受雇于企業,替企業打假。第三種,是他生意的重頭,占到整個業務的三分之一多。

  他的打假團隊共有30多人,去年業績不錯,王海說,一共打掉一千一百多宗(假冒偽劣商品案件)。照此計算,平均每人每月要打掉3宗案件。

  王海沒有說這個數字是怎么完成的,他拿出了手機,向記者展示一張銀行卡的交易記錄。“這張卡是專門用來買假貨的。”

  手機里顯示,去年購買假貨一共消費1444筆,消費額為2025199.85元。“買了202萬假貨,賺了400多萬。”

  他賺錢的方式是索賠,上面的數字并不是全部。近日,他曾對媒體公開,“去年的打假成本在400萬左右,總索賠額理論上應該有1000萬。”

  有些錢還在賠付的路上。王海說,去年,他在長春買了40多萬的“問題(進口)牛肉”,計劃索賠400萬。

  “今年打算再買1000萬的假貨。”去年《新消法》出臺后,消費者獲賠償數額增多,王海打算加大投資。

  王老板已經不需要再沖在打假第一線,“我去現場,沒戲,一拿出身份證,人家一看王海倆字,不就露餡了?”

  但個別案件,他會親自介入。

  前幾天,王海就去了江蘇某著名村莊調查。“這個村全國聞名,有代表性,得去。”

  “打大老虎,是順應時代”

  和假貨打了20年交道,王海越來越精明。

  他把公司業務重點放在打擊大企業上,“打大老虎,這是順應時代”。

  他曾發文質疑耐克的雙重標準,一個月后,北京市工商局針對耐克的“雙重標準”開出罰單,487萬元。

  “他們也會入鄉隨俗”。王海認為大企業的欺詐,是消費者弱勢地位的反映。

  但“打虎”行動并不是每次都成功。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1996年至2011年,僅媒體公布的信息,王海就有11起案子敗訴。其中面對的不乏中國移動、可口可樂、廣州寶潔等企業。

  電商的發展也改變了他的打假生態。最近幾年王海逐漸讓公司加強電商平臺的打假比重。去年所打擊的假冒偽劣涉嫌欺詐的案例中,三分之一來自電商。

  電商,他同樣喜歡去調查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

  他善于用數據去篩選和定位。

  比如面膜,王海讓工作人員先在網上海選面膜。通過數據對比,淘汰年銷售額低于3000萬的。剩下的,統計是否在電視或網絡上打超過十次廣告,是否有足夠的賠償能力。鎖定之后,重點打擊。

  “當騙子越來越容易了”,現在通過朋友圈和QQ群,騙子很快可以收回成本。

  王海打假同樣在衡量成本與收益。

  他慢慢變得溫和,越來越愿意和政府合作。職業打假人王全忠說他覺得王海和其他人不一樣,愿意參與政府的活動和研討會。

  以前的王海,脾氣沖,他的“假想敵”,不光是假貨和造假企業,還有一些政府部門。

  有一次在成都,王海舉報一種假藥,無論怎么說,藥監局的工作人員就是不受理。

  王海指著人家鼻子罵,還要動手打。

  當時他想的是“行使一個公民的批評權”,“作為了,要給我你作為的依據。不作為,也要給我依據。”

  “后來把領導給鬧來了,當時就受理了。”說到這兒,王海還強調,當時他們也不知道我是誰,我也沒有仰仗我王海的名氣。

  他把這些稱為過去:“過去一直是這樣的人。”理直氣壯。

  吳廣福認識王海17年,原在深圳法制報當記者的他,見證了王海的年輕氣盛,那時聊天,王海嘴里總蹦出“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經濟建設”這些字眼。

  現在的王海,打假的事兒,你問一句他答一句,不再侃侃而談。聚會時,喝二三兩白酒,就不再喝了。“低調、謙虛、說話小心翼翼。”

  3月11日,談到現在對政府部門的看法時,王海放緩了語速:“從對抗,到合作,從不了解到了解,從不支持到支持。”

  前年,他關了投資12年的打假網站。

  網站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還在名字后面加上了頗具偵探味道的“007”。

  “網站瀏覽量走低,空耗人力財力。”王海計算著成本。

  仍然保留的是傳統的熱線模式。在北京大海商務顧問有限公司,8名工作人員去年接到了1200個咨詢和提供線索的電話。

  王海強調,打假線索不都來自于熱線,更多的是靠他業內的資源,客戶傳客戶。

  退出舞臺中央

  這些年,職業打假人已經成為一個行業。不再像20年前,王海就是打假的代名詞。

  “想當年,王海現象,那是不得了的。”武高漢回憶。

  武高漢是中國消費者協會原副秘書長,20年前,當王海作為“打假第一人”出現在公眾視野之后,當時全國有3000多份報紙,沒有哪家報紙、哪家電視臺沒參與報道的,“當年討論的深度和廣度,幾十年來都罕見。”

  武高漢特意把王海請到中消協,集體討論“王海現象”。

  參與過王海打假報道的一位記者回憶,經常是,王海剛到一個打假現場,立刻有二三十家媒體蜂擁而至。

  “現在,王海根本排不上號。”武高漢說,去年,北京朝陽法院受理的消費者糾紛案有數百件,其中只有一件是律師起訴,剩余的都是職業打假人起訴的,其中一個職業打假人的上訴就達到92件。“跟這個人相比,王海早就不行了。”

  王海對自己的定位是打假人的老師。但他的權威性也受到了很多職業打假人的挑戰。

  北京職業打假人劉詠(化名)與王海打過幾次交道。“他只是個時代的幸運兒,如果他不出現,也一定有李海、張海出現。”劉詠說。

  劉詠翻閱了王海的一些打假案宗,“發現他打假的魄力不夠,有時候點到為止。”

  “你敢說第一個出名的,就一定是最優秀的?”劉詠反問。

  王海也明顯感覺到,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湮沒、分解了他“第一人”、“斗士”、“英雄”的標簽。

  他堅持在微博、博客里發布一些打假案例及打假進程,截至3月16日19時40分,他的微博粉絲共64051人,連“中V”都很難算上;3月12日,他在博客里連續發布四條關于“廠商制造不合格汽車,申請召回”的信息,發出48小時,累積評論數為“1”。

  7年前,王海自籌經費,去清華、北大等高校開展消費者權益法的講座,讓他失望的是,“很多法學院學生根本不關注他的講座,更在乎去上市公司賺錢。”

  新京報記者隨機詢問14名“80、90后”,只有兩人知道王海;“王海007”的熱線電話,也從之前的每天十幾個,減到現在的每天三五個。

  自己的關注度降低,王海覺得很正常,“打假人常態化了,也就不是新聞了,公眾會有審美疲勞。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有更多的維權渠道,主動性也比以前強很多。”

  王海有意讓自己離開舞臺中央。“我對當一個核心人物沒有興趣,保持點神秘感,挺好。”

  他始終不肯說出自己公司的位置,即便是新京報記者找到王海的公司,訓練有素的公司員工也會下逐客令,“沒有王總同意,我們不便接受采訪”。

  職業打假人王全忠說,王海與朋友交往,表現得很謹慎,從來沒有帶哪個朋友去家里。“似乎始終包裹著一層堅硬的殼。”

  但王全忠記得,一次王海向他們感慨,“朋友滿天下,知己有幾人?”

  “打假起步價”30萬元

  王海在微博的自我簡介里寫著:一個清道夫,以賺錢為手段,以打假為目的。

  很多人質疑,是不是把話說反了。現在的王海,應該是“以打假為手段,以賺錢為目的。”

  王海承認會向所打假企業索要賠償,他說,打假與正義沒什么關系,其實是一場商業交易,并且是公平交易。

  在王海看來,人類社會是靠交易來生活的。同樣,案子的庭外和解,也是交易。

  去年,新消法規定,遇到假冒偽劣,消費者可獲三倍賠償。但王海的商業化運作有時候可索賠萬倍。

  索賠的過程是種心理戰。

  王海說,(造假)企業生產的商品賣十塊錢,掌握證據后,也可以索賠十萬元,“打假中要想得到更多錢,得拿出事實、數據、案例,讓對方認為這種交易是劃算的。”

  前提是充分的信息和證據。他舉例,比如,牛奶改日期。工人(臥底)已經在你的生產線上上班了。為什么改,怎么做,證據搜集得很詳實,這些信息都掌握的。

  “如果同行業間,A企業掏錢讓你去打B企業,你愿意充當這個槍手?”

  “當然,這是行業自律,只要它(這件事)有正當性。”王海說。

  但正當性不代表正義,王海說,打假與正義無關。“這個才是正常的社會,別去標榜你多崇高和正義,那是騙人的。”

  每天都在想著維權的王海,給公司定了30萬元的“打假起步價”。他覺得自己的公司成本高,“和警方也有很多合作”。

  對于不賺錢的活兒,王海提不起興趣,“為了幾百幾千元去做一個案子,沒必要接。”

  拿到高額賠償后,王海坦言,利益受損的企業可能變本加厲地生產假冒偽劣,但“我沒有義務繼續管下去”。

  “拿到了賠償,就放縱了假貨?”

  “我可以告訴其他職業打假人繼續去打嘛,獲利分我一半。”王海笑了。

  “我不賺錢,哪來的錢去打假?與我們這些職業打假人相比,假貨和欺詐對消費者的危害更大吧。”王海說。

  死亡事件后的風險管理

  打假二十年,王海小心翼翼。

  他說自己從未被打過。有人、有企業恨,但他有自己的一套風險管理系統。

  一個死亡事件,讓王海經常把規避風險幾個字提在口頭上。

  死者叫黃立榮,是位律師。據媒體報道,他生前受雇于一家商務顧問有限公司,這也是家打假公司。

  2003年12月13日下午,黃立榮坐在車里,用望遠鏡和照相機對紫禁城國醫館監視拍照,被對方發現,有幾個人沖過來抄起鋼管、掃把和木板,暴打黃立榮。

  10根肋骨骨折、肝臟破裂。黃立榮被白布包裹,由一輛沒有牌照的黑色佳美轎車載著,棄于北京醫院附近的街頭。

  黃立榮是北京首位在偷拍活動中死于非命的民間調查員。

  王海回憶,那之前,黃立榮去他公司應聘,但沒被錄用。恰巧在公司,一個客戶找王海調查一家醫療企業,王海沒有接手,“黃立榮在旁邊聽到了,他悄悄追出去,接了這個案子。”

  “如果因為打假失去了生命,那事業也就沒有價值。”王海說,當時公司有200多名調查員,那件事之后,他把人員精減到30多人,把調查員分成幾個組,每組5到8人。

  調查員中有很多是律師。招聘時,帥的丑的都不要,就要長得平庸的。長得太有特點了咋能做臥底,大眾臉才能“扮豬吃老虎”。外表憨厚老實、內心聰明機敏是首選。

  他還制定檢查清單和執行任務的風險防范清單,要求調查員保持通訊暢通,“如果臥底時被識破,要學會怎么避險。”

  有時臥底調查,就像電影里演的一樣,“調查員之間都互不認識,各司其職,執行同一個案件時,不容易暴露。”

  打假的時候,他會看對方的氣勢。在深圳,他曾經幫別人成立業委會,每次去都會帶幾個陸戰隊員。“這很必要,也很正當”。

  他對自己也保護有加。墨鏡,就是跟了他20年的“護身符”。

  央視前名嘴王志主持《面對面》時,讓他摘掉,他不摘。“這是風險管理。”

  3月11日,面對記者的相機,王海條件反射般地摘下日常戴的近視鏡,從兜里掏出一副鑲著金邊的圓框眼鏡,金色鏡片把王海的眼睛完全隱藏,清晰地映著眼前人的模樣。

  新京報記者申志民實習生羅婷北京報道

  • 相關閱讀
  • 天津自貿區率先實行藝術品保稅展銷

    原標題:天津自貿區率先實行藝術品保稅展銷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剛剛過去,從內地趕場的藝術圈內人士也在微信刷屏之余難免會想起這樣一個問題:內地藝術品市場國際化之路將如何走?   作為“免稅天堂”的香港...

    時間:03-23
  • 工商稅務質檢年內三證合一

    原標題:工商稅務質檢年內三證合一   3月20日,李克強考察工商總局,隨后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圖據中國政府網   3月20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國家工商總局考察。   李克強...

    時間:03-23
  • 周小川重申穩健貨幣政策太寬松不利于結構改革

    原標題:周小川重申穩健貨幣政策 太寬松不利于結構改革   面對市場高度的寬松預期,央行再次重申其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2日在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貨幣...

    時間:03-23
  • 新電改方案已內部下發未涉及電網拆分等業內頑疾

    原標題:新電改方案已內部下發 未涉及電網拆分等業內頑疾   京華時報訊(記者祝劍禾)昨天,記者從一家大型發電集團公司獲悉,新電改方案《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已于上周在相關單...

    時間:03-23
  • 博鰲論壇本周開幕亞投行一帶一路成熱點

    原標題:中歐論壇發起人:“一帶一路”是合作共贏之路 中歐論壇發起人、知名國際關系專家高大偉19日在南開大學演講時表示,“一帶一路”是推動和平發展的大國方略,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有助于亞洲及其他相關國家通...

    時間:03-23
  • 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標準提至20萬元

    原標題: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標準提至20萬元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為了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業發展,經國務院批準,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20萬元(含20萬元)的小型微利...

    時間:03-23
  • 京津冀新增新能源公交等至少占35%

    原標題:京津冀新增新能源公交等至少占35%   交通部日前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根據《實施意見》制定的總體目標,我國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應用將初...

    時間:03-23
  • 2014年近八成用戶自助游人均花費逾8000元

    原標題:2014年近八成用戶自助游人均花費逾8000元   窮游網日前發布了“2014出境自助游行業報告”,報告顯示,出境自助游人均花費8000元,從出境游目的地比例看,亞洲游依然位居第一,但“歐美游”在2014年增長顯著...

    時間:03-23
  • 奢侈品國內貴過海外行業定價潛規則多是癥結

    原標題:奢侈品國內貴過海外 行業定價潛規則多是癥結   國內奢侈品價格過高一直被人詬病。(CFP)   路易威登   博柏利   奢侈品國內貴過海外 關稅并非主因 還因國內代理議價能力弱潛規則多   “香奈兒在...

    時間:03-2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免费可以看| 巨r精灵催眠动漫无删减|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国产精品影音先锋| www.日本高清| 无套进入30p|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工囗番漫画全彩无遮挡|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果冻传媒91制片厂211|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男女交性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可播放的免费男男videos不卡 | 成人中文精品3d动漫在线|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男男gay做爽爽免费视频| 可以看的毛片网站| 茄子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 青青操国产在线|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大战三个黑鬼| 免费在线公开视频|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 手机1024看片|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 免费看片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