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經濟指標:如何從“看熱鬧”到“看門道”
經濟指標并非高深莫測,它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僅僅依賴專家的解釋,往往會讓我們喪失第一時間做出決定的機會。那么,哪個經濟指標與我們當下的經濟形勢最為相關?在新的全球經濟環境下,如何重建經濟指標的使用方法?如何依托實時更新的經濟數據做出更有利的投資決策?著名經濟學家伯納德·鮑莫爾更新了他的暢銷書,引入了許多新的、更具前瞻性的經濟指標,并對一些常用的指標做出了更為專業、視角更獨特的解釋,信息量龐大,卻有所側重,以幫助投資者獨立地對經濟指標和經濟走勢做出更加客觀的分析和判斷,進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雖然本書主要講解了美國的經濟指標,但多數經濟指標已經被中國引進并定期發布;同時,本書對于理解和使用經濟指標也有重要的助益。
由于無法回避的行話和對單調乏味的統計數據的依賴,經濟指標這個題材可能令人厭倦至極。然而,在遭遇2000年互聯網產業泡沫的破裂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后,美國人不再滿足于對投資顧問洞察力的依賴,或是傾聽電視上專家們對經濟和金融市場謹慎而又喋喋不休的評論。
投資者——經理、企業家和普通職員——開始對經濟指標的報告給予特別關注。它們是非常重要的晴雨表,可以告訴我們經濟形勢如何,更重要的是可以告訴我們未來會向什么方向發展。這些指標反映了最終影響企業收益、利率和通貨膨脹的經濟背景。它們會影響購買汽車和住房的融資成本、就業保障、我們的總體生活水平。企業領導者更有必要密切關注經濟指標,了解經濟狀況能讓CEO們在決定是否添置更多的設備、增加更多的存貨、雇用更多的工人和籌集資金時對自己的決策更有信心。另外,對于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公司來說,國際經濟指標顯得尤其重要,因為它們能夠讓企業管理者們對海外的商業機會做出評估。
但是你要從何處開始評價這些報告呢?公開的經濟統計五花八門,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都有新的經濟數字,這些數字對美國正在發生什么經常做出相互矛盾的解釋。另外,股票、債券、貨幣對經濟指標的反應不一。一些經濟新聞能引起金融市場的震蕩,另外一些新聞根本沒人理會。很多經濟指標沒有任何預測價值,有些經濟指標則在預測未來12個月經濟形勢方面有著良好記錄。
還有,不同的經濟指標有不同的來源。美國政府從商務部經濟分析局(Commerce Department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或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這樣的機構提取大量數據。然而,還有大量的私營機構也會發布市場運行數據。其中最突出的當屬美國經濟咨商局(Conference Board),它以發布消費者信心指數和領先經濟指數系列而聞名。另外,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每月報告現有住房銷售情況,從事新職業介紹的再就業服務公司(Chanllenger,Gray and Christmas)會按月統計已經公布的公司員工解雇數量和招聘計劃。請注意,這些數據資源都只是測度美國的經濟活動。如果你再看看其他國家發布的多種多樣的經濟指標,你所獲得的信息量之大簡直會讓你的腦袋發蒙。
很明顯,經濟信息太多了,卻并非全都有用。因此你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你關注的焦點?一個投資者、一個CEO,甚至一個經濟學家會如何決定哪些描述經濟活動的數字是值得跟蹤的?哪些指標能最全面地反映金融市場?哪些指標在預測經濟走向方面最為顯著?這些就是我試圖在本書中回答的主要問題。
對于每一個經濟指標的介紹,我設計了統一的范式:1.為什么這個指標重要?2.這個經濟指標是如何計算的?當然,并非所有人都想知道構造經濟指標的精確細節。然而,通過理解這些經濟指標的計算方法,我們可以更清楚它們的用途和缺陷。3.關于未來,這個經濟指標說了些什么?4.債券、股票、貨幣對最新的經濟報告是如何做出反應的?此外,我也探討了最具影響力的其他國家的經濟指標。因為美國經濟及其金融市場和世界其他地方密切相連,如果其他國家的經濟在增長,它們從美國制造商手中就會買得更多。反之,海外經濟不景氣對美國的許多大公司和雇員來說都是壞兆頭。另外,對購買其他國家股票和債券感興趣的美國投資者應當跟蹤相應國家經濟指標,弄清楚從這些國家和地區是否能得到有吸引力的回報。
(選自作者序,標題為編者所加)
《經濟指標解讀:洞悉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和投資機會(第3版)》
推薦指數:★★★★★
作者:【美】伯納德·鮑莫爾(Bernard Baumohl)
譯者:徐國興 吳克倫 趙少平
出版: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簡介:
伯納德·鮑莫爾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與經濟學碩士,致力于全球經濟趨勢研究和風險評估的經濟展望集團(Economic Outlook Group)董事,《時代周刊》(Time)著名記者,在《時代周刊》的紐約和華盛頓機構任經濟專欄記者長達20年之久,曾獲約翰·漢考克財經新聞杰出獎。
作為歐洲美國銀行(European American Bank)的經濟學家,他負責對美國經濟活動的監測與預測研究。他是美國外交事務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分析員,經常被美國廣播電臺和電視臺邀請為嘉賓。同時,他也在紐約大學和杜克大學講授經濟學和新聞學。
從“看熱鬧”變成“看門道”
《經濟指標 (黃國富譯)》
作者:R·馬克·羅杰斯
出版:經濟科學出版社
本書解釋了直接影響金融部門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使用這些信息進行明智的投資。通過本書,讀者會學到以下知識:了解商業周期的運行原理以及如何解釋結果數據;了解到消費者信心如何影響經濟;知道如何識別在燃料、勞動力、黃金和其他商品中的通貨膨脹預警;關注房地產市場中房屋銷售的動向和價格;知道如何閱讀并理解制造業報告。
《讀懂華爾街的50個經濟指標 (白天惠譯)》
作者:西蒙·康斯特勃, 羅伯特·E。懷特
出版:南方出版社
本書為投資者提供了功能強大的新工具,引導“看熱鬧”的投資大眾學會如何“看門道”。本書以簡潔有趣的方式深入分析了50個寶貴的經濟指標,以及指標的看點、風險等級、如何根據數據解讀及經濟趨勢采取措施等。這些必不可少的指標,將為您在全球經濟氣候中提供必要的建議和啟發。
《解讀中國經濟的80個指數》
作者:齊鑫
出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本書借由80個指數幫助讀者認識和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作者將自己象牙塔式的學術思考轉化為最為平實的語言,通過生活化的實例、結合當下熱門話題,將中國經濟這樣一個充滿著復雜多樣性的體系全方位地介紹給讀者。即使從未接受過經濟學思維訓練的人,通過本書也可以掌握把脈經濟波動之方法。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版權作品,轉載時須注明來源,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