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存定投保險皆可按需投資
采訪中,建設銀行的一位理財師表示,年后的零存整取業務也受到了家長們的青睞。即每年存1萬元,連續存10年,10年期滿后取回本金,每年可獲取一定收益。當然,倘若壓歲錢只有幾百或數千元,尚未滿足銀行理財的投資門檻,也可選擇基金定投方式理財,選擇一個業績較好的基金產品,每月定期存幾百塊或幾千塊。由于基金的認購門檻較低,投資者投入的固定金額經銀行自動扣款購買指定的基金,低的時候每月投資兩三百也行。因為綜合來看,基金定投是個不錯的選擇,它沒有限制,每月定投,攤平了基金的收益和虧損。實際上形成了一種半強制的儲蓄習慣,可以獲得較為穩健的收益。記者隨后又走訪了一些銀行,均有類似儲蓄及理財業務,并普遍跟保險公司合作推出了保險類理財計劃,通過專業的財富規劃,解決未來孩子上高中、大學、創業或婚娶等人生重要時刻的財富需求問題。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近年來用壓歲錢購買保險產品頗為盛行。畢竟人生禍福無常,買保險使孩子未來的生活較有保障。通常,少兒保險理財產品帶有“教育年金、分紅增值、保險保障”等三重功能,可根據孩子的年齡、家庭收入和生活習慣選用不同的繳費方式,還可結合孩子的未來規劃,設置不同的領取方式。
據業界理財師介紹,目前發達國家平均每人有7張保單,而國內平均11個人才有一份保單。如果用孩子的壓歲錢購買少兒意外傷害險、少兒健康醫療險,以后孩子磕傷碰傷后都可以報銷,無形中為他們撐起一把強有力的保護傘。以一份4歲兒童的保險理財計劃為例,假設這位孩童每年收到1萬多元壓歲錢,每年拿出1.2萬元用于購買保險,連續繳14年,到了30歲時便可領取創業或婚嫁金10萬元,60歲退休時一次性可獲得103萬元的養老金。同樣以另一份0歲寶寶的理財規劃為例,同樣每年存入1.2萬元,連續繳10年(投資12萬元),到了30歲時可領取10萬元,60歲時可領取100萬元退休養老金。
理財人士認為,從年齡階段角度上看,0至6歲的孩子最容易發生一些小意外,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份意外醫療險;7至12歲時,可以配備教育基金、醫療保障;12歲以后,可為孩子購買一些帶有儲備教育金功能的兩全保險,以應對孩子長大后的更多經濟訴求。要知道,時間加復利等于原子彈的力量。大部分教育保險理財采取復利計算,能產生復利效應,再加上一定的分紅,適合長期理財。
投資孩子成長其實更為重要
隨著壓歲錢形式的多變,不少銀行還陸續推出賀歲金條、金幣、生肖金、紀念幣、藝術品等方式“壓歲”,這于無形中也催熱了用壓歲錢投資黃金、藝術收藏品的生意。理財人士認為,如果是小孩子,風險型的投資最多不能超過壓歲錢總額的15%,最好控制在10%以下。70%以上的壓歲錢還是要放在教育金儲蓄或保險上,剩余的再做基金定投或者存到銀行的活期賬戶。與此同時,由于黃金具有抵抗通脹的功能,故不少家長通過實物黃金、紙黃金、黃金期貨等投資方式教孩子投資黃金。投資實物黃金的數量以手上有多少壓歲錢為準,選購幾克或幾十克的金條、金飾品等,長期來看是一筆不錯的固定資產。理財人士表示,18歲以上的孩子可用壓歲錢嘗試起點金額較低的紙黃金交易,待技術成熟以后再去進行實物黃金投資。此外,還有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名家字畫等藝術收藏品也逐漸進入壓歲錢投資視野。記者采訪中發現這樣一個例子,有位從小學國畫的18歲學生,每年的壓歲錢都交給家長保管,今年,父母用積攢多年的壓歲錢給他買了一幅名家畫出的奔馬圖,借此鼓勵孩子創作出更好的藝術作品。不過這種兼具投資收藏價值的“另類”壓歲錢投資方式并不具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