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來自新邏輯新變化
此輪偏股型基金募集潮中,主題基金如雨后春筍般發行,從去年11月發行的新基金名單中,記者發現,聚焦國企改革、“一帶一路”等創新主題的產品越來越多,比如涉及國企改革的主題基金就有8只。此外,華安基金旗下的物聯網主題基金,前海開源中證大農業指數基金也屬于目前較為稀少的主題特色產品。基金產品的主題也代表了基金對于未來一年的布局。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師張憶東向記者指出,今年的機會來自于新的邏輯、新的變化,這個“新”并不只是新興產業,國企改革和成本改善就是一個新變化。
新華基金(博客,微博)副總經理王衛東則表示,這輪行情引起全社會關注可能才兩三個月,但實際上漲可以從2012年底算起,上漲時間已經超過兩年,股價也早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2013年至2014年,我們把好摘的果子摘得差不多了,2015年的難度可想而知。”
王衛東認為,隨著以市場化為導向的改革的大力推進,將釋放改革紅利,進一步提升國企效率,給民營企業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大幅提高企業盈利能力,支持股市長期上漲。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大力普及,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將加快融合,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從投資者角度看,房地產向下的歷史拐點已經形成,實體經濟對資金的需求嚴重下降,能夠容納大資金的地方只有股市,“股市之所以有機會是因為其他行業都沒機會。未來有更多的資金等待入市,A股市場的估值洼地仍有機會。”
銀華基金投資總監王華指出,當前一個主要矛盾是很多投資主題被市場廣泛認同,預期較滿。因此今年的一個核心問題是以什么樣的價格參與這些主題。
王華認為,中小市值股票整體的相對估值回到歷史均值水平。這意味著大、小市值股票并未具備顯著的低估優勢,但成長股進入到可以觀察買點的階段,預計今年的市場風格將相對均衡。在他看來,與歷史經驗不同,新一輪A股市場重估周期可能并不是以“經濟復蘇”為主線逐步展開,而是將以“改革和開放”為驅動力。
泰信中小盤股票型基金經理柳菁表示,2015年的投資機會將主要集中于政府在經濟中亟待解決的幾個主要問題,如“一帶一路”戰略所涉及的建筑建材、港口、機械、高鐵、核電等相關板塊;其次,國企改革在2015年將會有實質性的動作,預計傳統行業中的央企和地方國企機會更大。她同時對成長股中環保、互聯網金融、新材料、新技術和新能源等行業中長期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