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終于在春節前派發“大紅包”!
周三(2月4日)晚間,央行公布2月5日起全面下調存準率0.5個百分點,同時,對符合條件的城商行、非縣域農商行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農發行額外降準4個百分點,業界呼吁已久的“放水”如愿以償,“全面降準+定向降準”令市場頗感“幸福來得太突然”。
對此,業內人士預計,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將短期利好銀行股,小幅提升銀行業績;與此同時,理財產品市場收益或小幅下滑,市場利率下行有助于降低融資成本,但近7000億元流動性究竟多少流入實體經濟,或存“脫實就虛”風險。
小幅提升銀行業績
“春節前降準時點符合預期,合計釋放資金上限預計在7000億元左右,具體的數據會比這小一些。”廣發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沐華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解釋稱,降準主要由于節前需要保持較高的資金備付,以及外匯占款數據持續低量。以2014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13.86萬億元估計,本次降準預計可釋放資金約5700億元;此外,定向部分,根據城商行9.5%的存款市占、農村類金融機構13%的存款市占,預計定向部分可釋放資金上限約1300億元。合計釋放資金上限預計在7000億元左右。
沐華表示,對于銀行而言,降準釋放的資金可投入領域更加靈活,比如貸款、債券、同業,而這三類投資收益率高于存放央行,有利于銀行業績的提升,且準備金率下調可提升銀行的杠桿,釋放的資金對銀行是長遠利好。
那么,降低存放央行的存準率所釋放出來的資金將去向何方?對此,沐華表示,出于利差收益考慮,貸款仍然是商業銀行投放資金比重最大的領域,但是實體經濟不景氣及不良資產飆升影響,銀行“惜貸”情緒依然存在。與此同時,債券投資依據市場行情而定,同業領域投放種類較多,大行以流動性為主要考量。
具體到商業銀行層面,上市銀行中,結合超儲率及杠桿水平,股份制銀行最為受益,因為其杠桿比例普遍較高,貸存比也相對較高;同時,由于此次降準包含定向支持,城商行板塊預計受益幅度也較為明顯。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商業銀行可利用資金取決于銀行將多少資金用于貸款投放,理論上講,資產的轉換對銀行業績改善是很明顯的。預計提升銀行息差0.5個點左右,釋放的流動性有利于提升銀行業資產的收益率。
沐華表示,受此影響以及年內降準降息的預期,今年銀行業績將出現小幅提升,預計利潤同比增幅5%~6%。
“如果進一步下調存準率,對銀行業績的改善更加明顯。”與市場預期一樣,曾剛認為,此次降準只是2015年央行貨幣政策寬松的“第一季”。
“此次降準是內外環境雙重作用的結果。”曾剛解釋稱,內部來看,宏觀經濟運行低迷,金融風險暴露加劇,需要刺激經濟實現穩增長,控制不良風險擴散;外部來看,美聯儲加息預期持續增強,國內經濟不確定性加大,外匯占款明顯下降,資本外流加劇,以往央行通過購買外匯占款注入流動性的手段失效,亟須新的方式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降準是最有效的方法。
而這雙重因素在今年將長期存在,央行需適應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市場普遍預計,年內還將進一步降準或降息。
- 相關閱讀
-
柳傳志:未來15年,錢將流向衣、食和用
騰訊財經:您認為2030年,經濟與社會格局會發生哪些大變化?柳傳志:到2030年,15年的時間中,如果世界的政治形勢基本平穩,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軍事碰撞,中國的發展還是有很大潛力的。...
-
八成上市券商1月營收環比下滑 券商股后市待考
盡管凈利潤同比增幅明顯,但經過“瘋牛”行情之后的冷靜期,投資者似乎更愿意用環比數據來對比上市券商1月月報。 2月5日晚間,除西部證券、光大證券等3家券商沒有公布1月份財務數據外,其余16家上...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