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4月2日電(鮑夢妮)為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中國東部經濟強省的浙江,正通過提升貨物進出口便利化水平、降低船舶運營費用、提升港口通過能力,服務企業降本增效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4月2日,在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總工程師羅松介紹上述內容。
發布會現場。 鮑夢妮 攝浙江是對外開放大省,其90%以上外貿貨物通過港口運輸。去年起,該省海事部門加快推廣“集裝箱海運準點降本”計劃,幫助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全程以經濟航速預約進港、準班到港。2024年以來,該計劃惠及掛靠世界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船舶907艘次,減少船舶待港時間1.27萬個小時,助力航運企業節約運營成本約3.2億元人民幣。
寧波舟山港有港大、貨多、船密的特點。為解決國際船舶在泊非作業時間過長問題,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聯合各口岸單位,實施優化查驗、完善登臨、數據共享等,提高船舶周轉效率。目前,寧波舟山港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在泊非作業時間平均縮減40分鐘,港口通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自去年以來,我們創新推廣‘浙江e港通’模式,把浙江海港的海關服務、港口服務、船公司服務,全面前移到中國內陸地區,企業在‘家門口’就近提箱、報關查驗、預約進港。”羅松表示,此舉做到“兩關如一關、兩港如一港、陸港如海港”,貨物裝箱時間提早1天—2天,準班出運率超90%。
此外,針對新能源車出口快速增長的現象,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還會同邊檢、海關、海事等單位優化口岸監管服務。1月—2月,寧波口岸累計出口新能源汽車2.69萬輛,同比增長439%。(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