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4月2日電(鮑夢妮)4月2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該省日前印發的《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下稱《方案》)。
物流是實體經濟發展的“筋絡”,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支撐。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助于促進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和效益最大化。
“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要統籌‘降成本’和‘提質效。”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曙明表示,“降成本”是要降低因物流全鏈條中的銜接不暢、體制機制障礙等問題所導致的隱形成本,不是簡單降低運輸成本,也不是壓縮物流企業的合理利潤,更不是影響物流從業人員的收入;“提質效”就是要通過推動物流與先進制造、現代商貿、現代農業等產業融合和供應鏈的組織創新、技術創新,盡可能壓縮低效無效的物流環節,促進全社會物流資源配置的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
發布會現場。 鮑夢妮 攝對此,《方案》聚焦6個方面實行降本行動。
聚焦結構性降本,浙江提出調整貨運結構,重點引導大宗散貨及中長距離貨運“公轉水”“公轉鐵”,爭取到2027年全省鐵路、水路貨運周轉量較2023年分別增長8%和10%;推動公、鐵、水“三網融通”,打通三網互通節點,讓貨主企業能夠擁有更加便捷、更具性價比的物流組合方式,有更優的“自選項”。
為降低物流成本,浙江此前已探索出包括“四港聯動”聯運服務體系在內的新模式。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邵宏表示,該省推動運輸組織模式高效銜接,來降低銜接成本,例如通過“海鐵聯運+中歐班列”模式,“整列中轉”的運輸成本可以節省15%以上,又如海鐵聯運全程提單模式每箱節約物流成本平均約500元。
在網絡性降本方面,該省將著重破解項目落地難、用地保障難、產業聚集難“三個難點”。以用地保障為例,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許小忠介紹,浙江重點保障物流通道、綜合樞紐、港口碼頭等項目的用地、用海、用島需求。2024年,該省計劃供應的物流倉儲用地是5000畝,實際供應7329畝,超計劃46.6%。2025年至2027年,浙江力爭新供應物流倉儲用地10000畝以上。此外,該省將鼓勵物流業“上樓”,驅動物流項目“向空中要效益”,靈活拓展物流業發展空間。
圍繞技術性降本,浙江將推進數智化賦能,大力發展“5G+智慧倉儲”“AI+港口調度”等業務應用場景,推進物流設備更新改造,持續挖掘物流技術性降本潛力。
據悉,該省還明確將聚焦制度性降本、行業性降本、要素性降本,營造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良好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