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日電 (記者 趙建華)從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到實施稅費優惠政策,近年來中國稅務部門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稅收營商環境。從中國企業、居民到訪華旅客,受益者眾多。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4月1日在北京強調,將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為各類經營主體合規經營和加快發展創造良好法治環境。
隨著增值稅法出臺,中國現行18個稅種已有14個稅種制定了法律,涉及的稅收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超80%。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戴詩友介紹,增值稅實施條例是增值稅法的配套行政法規,國家稅務總局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推進相關立法程序,確保增值稅法2026年1月1日順利實施。同時,作為稅收法律體系中法律級次最高的程序法——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也在加快推進,目前正在針對修訂稿公開征求意見。
包括增值稅法在內,近年來中國不斷推動稅制改革。自2024年12月1日起,中國在全國統一實施水資源費改稅。戴詩友介紹,從政策實施后的首個征期情況看,稅費順利轉換。全國共實現水資源稅收入34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新試點的21個省份收入15.5億元,剔除水力發電季節性變化等因素,月均水資源稅收入較改革前的月均水資源費收入增長13%;新試點地區水資源稅申報戶數達8.7萬戶,較改革前水資源費繳費戶數增長18%,有效促進了納稅人節約用水、壓采地下水和改變不合理用水需求,助推經濟綠色轉型。
包括增值稅在內,中國近年來實施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在支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方面,戴詩友介紹,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相關稅費優惠政策擴圍部分契稅減征184.2億元,惠及228.4萬戶家庭。
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黃運介紹,2024年,現行支持科技創新的主要政策全年減稅降費及退稅達1.52萬億元,為企業創新發展增信心、強底氣、添動能。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4年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增速比全國總體增速快9.6個百分點,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步伐、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勢頭都在加快。
稅費優惠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中,民營企業占比最大。王道樹介紹,2024年全國民營經濟納稅人享受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1.26萬億元,占比72.7%。民營企業經營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3月25日,民營企業銷售收入增速較全國平均水平快0.6個百分點。
除了中國企業、居民,稅收營商環境的改善也讓外資企業、訪華旅客受益。黃運表示,中國稅務部門不斷完善跨境稅收知識產品體系,截至今年3月底,已對外發布110份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加大對跨國企業跨境涉稅問題協同解決力度,累計幫助解決疑難問題200余個,為超過1000個重點外資項目配備了涉稅服務專屬人員和團隊,持續服務重點外資項目全生命周期建設運營。
針對境外旅客,中國正在試點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黃運介紹,2024年,辦理離境退稅的境外旅客數、退稅商品銷售額、退稅額同比分別增長2.3倍、1.2倍、1.3倍。近期,擬在全國推廣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進一步提升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的便利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