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石睿)“未成年人身體和心理發育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易受各種傷害,如身體暴力、性侵害、網絡不良信息影響等。”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黨員陳靜表示,安全教育是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建議開設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如性安全教育、網絡安全教育、防欺凌教育等,通過模擬演練等方式,提高未成年人的風險識別和應對能力。
未成年人多數是互聯網“原住民”,利用網絡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出上升趨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檢察機關起訴涉未成年人利用電信網絡實施犯罪9569人,同比上升66.97%。隔空猥褻、線上聯絡線下性侵的案件不在少數。
陳靜認為,學校應將網絡素養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絡,提高未成年人對不良信息的辨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除了學校方面的安全教育,織牢未成年人的保護網,需要家庭、社會、政府部門等多方聯動、多措并舉。
“家長應切實履行監護義務,關注未成年人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狀況,加強對未成年人網絡使用、交友等方面的監管,以身作則,為未成年人樹立良好的榜樣;互聯網平臺要嚴格落實《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建立健全內容審核機制;相關部門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嚴格監管娛樂場所、網吧等經營場所,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不適宜的服務和商品;司法機關要依法嚴懲各類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提高犯罪成本,形成有力震懾。”
同時,“鼓勵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參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詢、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等服務,建立更多適合未成年人的活動場所和設施,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陳靜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