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梧州3月5日電 (肖玲玉)“藤州潯江大橋主橋合龍后,后續可進行主線的附屬工程施工,預計6月底可以實現通車?!睆V西平南至岑溪高速公路總承包部副總經理張全富5日介紹。
當日,位于廣西梧州市藤縣的藤州潯江大橋主橋成功實現合龍,順利實現主體結構貫通,后續將進入橋面鋪裝階段。
圖為藤州潯江大橋。肖玲玉 攝據了解,藤州潯江大橋是平岑高速公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其是世界首座最大跨徑的獨塔空間纜斜拉—懸索協作體系橋梁,由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稱:中交二公局)投資建設,全長1604米,主跨采用2×638米全漂浮體系鋼箱梁,主塔為“三角塔”造型,塔高238米,是廣西最高橋塔。
藤州潯江大橋巧妙結合了斜拉橋和懸索橋體系的優點,在橋塔近端采用斜拉體系,遠端采用懸索體系,中間設置80米的交叉區以實現雙體系的過渡。獨特的橋型結構,使得橋面被劃分為塔區、斜拉區、交叉區、吊索區、無索區和合龍段六個段落。鋼箱梁吊裝過程中,浮吊起吊安裝方案、吊架提升方案、橋面吊機同步吊裝方案等輪番上陣,一舉解決了鋼箱梁吊裝的系列難題。
中交二公局藤州潯江大橋項目總工程師李立坤介紹,潯江大橋合龍需要兩個體系進行合作,難點在于鋼箱梁的安裝高差調節?!霸诤淆堧A段,設計上有約6.5米的高差,我們需要把整根梁的高差從約6.5米調到50厘米左右,最后實現把誤差控制在毫米級的合龍?!崩盍⒗ふf。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喜剛介紹,藤州潯江大橋是斜拉—懸索的協作體系橋,斜拉與懸鎖兩種橋型在施工控制安裝、高精度控制技術方面形成了很多的創新成果。
“在施工方面,藤州潯江大橋主纜采用了空中紡線法的架設技術,這種技術是在中國的橋梁建設中第二次采用??罩屑従€法在項目中實現了高精度、高效率和智能化的控制,斜拉—懸索協作體系橋型的發展,對我們建設橋梁的技術發展具有重大的推動意義。”張喜剛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