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吳家駒)我國是竹資源大國,竹材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具有生長速度快、碳匯能力強等特點。
竹基復合材料,則是一種綠色、可再生的新型材料。通過應用現代復合材料(纖維素復合材料、竹纏繞復合材料、高性能竹基纖維復合材料等)技術,能夠顯著提升竹材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建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和根向記者表示,竹基復合材料符合“以竹代塑”“以竹代鋼”“以竹代木”等發展趨勢,在建筑、交通、市政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
“在落實‘雙碳’目標背景下,竹基復合材料的研發與應用,不僅有助于推動綠色建筑和可持續發展,還能有效緩解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他說。
不過,在戴和根看來,目前竹基復合材料的大規模應用,仍面臨技術成熟度、成本控制、市場推廣等多方面的挑戰。
為此,他建議,推進全產業鏈協同聯動體系。制定竹基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政策,建立從原料種植、加工到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協同體系,整合上下游資源,形成從竹材培育、基礎加工到高附加值產品開發的閉環產業鏈。
同時,設立竹復合材料產業園區,提升整體生產效率和質量控制水平。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提升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水平。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業聯盟,加強竹材供應鏈保障能力。
戴和根還建議,提升研發能力和裝備水平,加大對竹基復合材料的基礎研究與應用技術研發投入,重點突破高性能竹纖維提取、高強度復合材料制備等關鍵技術。強化標準引領和拓展場景應用,加快相關產品的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制定。
此外,他建議,持續擴大國際交流與推廣,由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把竹基復合材料技術與產品納入多邊及雙邊國際合作項目,充分發揮國際組織的作用,與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共同分享我國的竹基復合材料技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