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東高密2月27日電(沙見龍 王喜進 李婷婷)“今年一季度訂單已飽和,所有車間都在開足馬力生產,人社部門輾轉內蒙古、山西、黑龍江、吉林等地幫我們招工,為公司復工復產送來‘及時雨’。”春節前后,山東濰坊高密人社部門在舉辦10余場招聘活動的同時,主動外出招工,為當地企業解決用工需求,星宇安防科技集團便是受益企業之一。
星宇安防科技集團戰略規劃部部長高華興在接受采訪時作上述介紹。據了解,高密市人社部門在獲悉該集團用工需求后,主動策劃招聘計劃,共為該集團解決了1500人的用工缺口。
山東星宇手套有限公司工人們在生產線上生產手套。(資料圖)李海濤 攝蛇年一開工,“忙碌”成為關鍵詞。車間生產線全速運轉,項目工地塔吊林立……高密市的民營企業拉滿復工復產“進度條”,建項目、趕訂單、保生產、搶市場,全力沖刺首季“開門紅”。
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經濟實現“開門紅”,高密市通過政策幫扶、暢通融資、精準服務等舉措,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據了解,高密市聚力做強高端裝備、高檔家紡兩個千億級和安防用品、高端化工兩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培育智能制造、醫藥健康、食品加工、臨港物流四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成立8個產業集群專班,健全協會自律、政企常態化交流、企業訴求閉環解決機制,累計解決問題200余個。2024年,該市產業集群產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分別同比增長7.5%、18%。
金永和精工制造有限公司加工二分廠生產車間工人正在調試設備。(資料圖)高密市委宣傳部供圖高密市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專班成員袁承堯告訴記者,專班先后走訪調研30多家企業,分別形成4個調研報告,對發現的40多個問題,由專班協調持續跟進解決,豪邁、金永和、高鍛、三江機械等一批高端裝備企業鑄“鏈”成“群”,產業集群的能級活力不斷提升。
此外,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專班全力破解樂聚機器人項目場景應用、規模化生產等難題15個,成功實現“夸父”人形機器人在高密當地下線,首批21臺產品已發往上海、深圳,今年年內產量將達到300臺。為加快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海鷗消防無人機智能制造項目投產達效,專班先后解決無塵車間及試飛測試場地建設、廠區配套等系列問題,將投產計劃提前至今年3月份。
扶持企業發展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2024年,高密市爭取各類上級資金76.7億元,并促成企業與銀行“牽手”,先后為企業投放貸款73億元。
“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去年我們獲得國家重點產品創新和示范應用工程項目資金3010萬元,第一批資金1900萬元已到位。”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段強介紹,新年伊始,該公司各條生產線按下“快進鍵”,生物酶制劑的日產能從原來的40噸提升到50多噸。
目前,高密市審批服務實現了21個省份、435個縣市區、162個事項“跨省通辦”,321個事項“全省通辦”,青島都市圈內46個高頻事項無差別“云上通辦”,辦理時限平均壓縮60%、辦事環節減少75%,企業民眾跑動次數減少80%。
日前,高密市2025年春季全市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舉行,一同推進的73個項目,總投資332.15億元。機器轟鳴聲里春潮涌動,生產線流轉間活力迸發,一幅“趕春圖”正在火熱鋪展,推動高密高質量發展的產業脈動日漸強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