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2月26日電 (記者 王君妍)記者26日從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我國海上最老在生產油田——埕北油田年產油氣當量首次突破100萬立方米,約為1985年投產之初的2.3倍,為海洋油氣高效開發提供了寶貴經驗。
2月26日,記者從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我國海上最老在生產油田——埕北油田年產油氣當量首次突破100萬立方米。 (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圖)埕北油田位于渤海西南部,于1985年建成投產,是我國海上第一個完全按照國際規范、標準設計建造的現代化油田,累計為國家貢獻原油超過1400萬立方米。
經過40年開發生產,埕北油田已進入“雙特高”開發階段,剩余油分布零散,油水關系極其復雜。為提高油田開發效果,明確剩余油分布特征,科研技術人員突破傳統認識,創新提出“小波及、弱驅替”剩余油分布模式,通過構造精細預測和儲層精細解剖,實現對儲層剩余油精細刻畫,推動埕北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和可動用儲量均增長25%以上。
此外,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堅持技術升級和開發模式創新,通過產能建設、升級改造、綜合調整等措施精細挖潛。2016年,油田實施我國海上首個大規模平臺改造工程,大幅提升油田生產處理能力。2024年,亞洲首座油氣處理與岸電設備共建平臺投產,助力油田用上綠色電力并迎來新一輪產量高峰。
埕北油田的成功實踐打破了油田開發遞減“鐵律”,為海洋油氣高效開發和海上平臺全周期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鑒,同時也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