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26日電(記者 吳濤)近年來,國家高新區積極謀劃布局,強化技術策源,優化創新生態,引導資源集聚,成為培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重要載體。
中新網記者 吳濤 攝2月26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規劃司副司長吳家喜表示,國家高新區培育新賽道布局更加多元,通過面向傳統產業升級衍生新賽道、面向新興產業拓展新賽道、面向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新賽道,培育了氫冶金、智能織物、人形機器人、量子信息、新型儲能、合成生物等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賽道。
“國家高新區對新賽道的培育模式各具特色。國家高新區結合實際探索形成了應用場景牽引、科學家與企業家聯合創業、大企業內部創業等各具特色的新賽道培育模式,形成了集科技引領、人才驅動、金融賦能、載體支撐等為一體的新賽道培育生態。”
吳家喜指出,國家高新區治理機制加快探索。國家高新區率先探索了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數據要素“改革沙盒”、多元主體參與的業界共治等適應新賽道發展的政策試點和新型治理模式。
數據顯示,2024年,國家高新區園區生產總值(GDP)19.3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6%;其中工業增加值約9.8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5.8%。
國家高新區企業研發經費投入、擁有發明專利數均占全國50%左右,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系統原型、片上腦機接口智能交互系統等原創技術、首發產品不斷涌現。
截至2024年底,國家高新區集聚了全國33%的高新技術企業、46%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67%的獨角獸企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