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北監利2月24日電 題:湖北監利:“歸雁經濟”激活玻鋁產業新動能
作者 吳淘淘 徐凱
“以前一過完年大家都前往各地務工,如今在家門口就能就業了。”曾在外從事玻鋁行業多年,回到監利開辦企業的李坤近日介紹道。
湖北省監利市是全國著名的“玻鋁之鄉”,有10多萬人在外從事玻鋁行業。近年來,監利市大力發展“歸雁經濟”,實施“能人返鄉”工程,打造華中生態鋁示范產業園,初步形成了精密模具、鋁棒熔鑄、鋁型材擠壓、表面處理、污水處理、產品加工、包裝以及物流運輸等較為成熟的產業鏈,2024年全年完成生產總產值80億元。
圖為監利華中生態鋁示范產業園。(無人機圖片)周星亮 攝從江漢平原的一個“農業大縣”到冉冉升起的“工業強市”,監利是如何做到的?
“玻鋁”即玻璃與鋁制品,通常指門窗生意,20世紀70年代起,一批又一批監利人外出從事玻鋁行業,在全國各地開店辦廠,逐步形成“監利玻鋁商”勞務品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2014年以來,監利不斷向在外從事玻鋁行業的老鄉發出回歸邀請,并拿出4000畝地建設華中生態鋁示范產業園。2017年,玻鋁行業頭部企業廣西南桂鋁業董事長彭小龍響應號召,回到家鄉監利成立南桂集團。隨后一批上下游企業陸續到來,模具、涂料、包裝、物流等配套企業也相繼入駐,產業集群優勢逐漸顯現。
目前,華中生態鋁示范產業園內,簽約入園企業104家(其中投產82家,在建7家,待建15家),投產企業中,屬返鄉創業的就有76家,帶動3500多人就業。
據彭小龍介紹,傳統中小型鋁型材加工企業規模小、生產工藝水平低,常常是“家家排水、戶戶冒煙”。而不少“歸雁”帶著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管理理念回鄉,推動了玻鋁產業的現代化改造,使得該產業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圖為鋁制品生產現場。 吳淘淘 攝隨著玻鋁產品需求的增加,監利市以“搭建供應鏈、重塑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依托,集成“三大平臺”,推動“四網融合”,加快“三化升級”,不斷擴展玻鋁產業規模,產值和銷售額年年攀升。當地玻鋁產業正向百億級產業邁進。
從“孔雀東南飛”到“春暖燕歸來”,監利玻鋁產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城經濟發展新路徑。“歸雁”的力量,激活了這座小城的經濟動能,推動了玻鋁產業的飛速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