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 呂少威)京津冀協同發展11周年新聞發布會20日在北京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11年來,京津冀區域經濟總量連跨6個萬億元臺階。2024年區域地區生產總值為11.5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是2013年的2.1倍。
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分別達到5.2%、5.1%、5.4%,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區域經濟總量合計11.5萬億元,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作用進一步顯現。
北京市協同辦副主任、京津冀聯合辦副主任周浩表示,過去一年,三地牢牢牽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推動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兩翼”聯動發展,唱響京津“雙城記”,“六鏈五群”培育見行見效,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全面提速,重點領域協同發展亮點紛呈,重點區域一體化發展不斷深入,三地優勢互補、相互賦能,協同發展呈現新氣象。
三地堅持協同聯動,北京“新兩翼”發展格局更加清晰。河北雄安新區“未來之城”展新姿。累計完成投資8300多億元,47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城市綜合功能、公共服務功能、商業服務功能加快配置,城市綜合承載力不斷增強;北京城市副中心繪就“千年古都”新畫卷。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體工程完工,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一期啟用。創新要素加快集聚,城市副中心技術創新中心正式運營,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獲國務院批復。城市熱度和人氣流量不斷攀升,北京環球度假區上榜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城市綠心三大文化設施年接待游客700萬人次。
三地堅持規劃引領,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更加生機勃勃。三地合力編制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已經首規委全體會審議通過。重點區域合作持續拓展,出臺順義、大興、亦莊、昌平、房山等5個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平原新城內聯中心城區、外攜津冀的重要節點作用有效發揮。
大興國際機場綜保區實現全域封關運行,毗鄰地區通勤便利化程度不斷提高,向環京周邊開通通勤定制快巴11條線路39條支線,日客運量超7000人次。重點領域協同走深走實,“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開通運營,京蔚高速全線建成通車。
北京燃氣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三期全部投產,京津冀再添10億級LNG接收站。空氣質量持續向好,2024年三地PM2.5年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降幅均超六成。京津冀共建醫聯體115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醫療機構達914家。三地人大常委會同步制定出臺推進京津冀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規定,發布交通出行、旅游觀光等5大應用場景。
周浩表示,今年,三地將繼續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北京“新兩翼”建設取得更大突破,深入推進京津同城化,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推動重點領域協同發展取得新進展。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統籌推進通勤圈、功能圈、產業協同圈建設。整合三地優勢資源,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