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0日電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姚珺20日表示,截至2024年底,已有2343家外資企業獲準在華經營電信業務,為電信用戶帶來了更多選擇和差異化服務。
2月20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好2025年穩外資工作有關情況。會上,有記者問:工信部正在推動在北京等4地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請問該政策對吸引外商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等有哪些利好作用,目前進展如何,后續將如何進一步推動?
姚珺回應稱,電信業擴大對外開放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制度型改革的重要舉措,對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融入全球分工與合作、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等具有積極意義。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電信業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底,已有2343家外資企業獲準在華經營電信業務,為電信用戶帶來了更多選擇和差異化服務。
2024年,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放寬電信等服務業市場準入的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關于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工作的通告》,明確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等4地試點取消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等多項業務的外資股比限制,該政策受到了廣泛關注和積極評價。目前,4地已經分別多次召開外資企業座談會,積極開展政策解讀,加強與外資企業溝通對接,目前已有數十家外資企業正在積極申請參與。
姚珺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試點開放工作,加強政策解讀,優化服務管理,支持外資企業參與試點,探索更多新業態,激發市場活力。做好經驗積累和宣傳推廣,組織開展試點情況總結評估,梳理先進模式、典型案例等,推動釋放示范效應。同時,根據試點情況不斷完善開放政策,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提升電信領域對外開放水平,助力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