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2月13日電 (記者 沙見龍)“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的‘橫空出世’,帶來新一輪人工智能浪潮。煤田地質系統如何在這一浪潮中有所作為,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3日,山東省煤田地質局黨委書記、局長范宇新在會議現場表示。
2月13日,山東省煤田地質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濟南召開。圖為會議現場。沙見龍 攝當天,山東省煤田地質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濟南召開,該省煤田地質系統代表、相關部門代表等與會,共同回顧總結2024年山東煤田地質工作情況,部署安排2025年煤田地質高質量發展任務。
針對地質行業、地勘單位在這次大浪潮中該做什么?范宇新思考了兩大方面。第一是大模型技術與地質勘察方法和技術如何更好地融合發展。他認為,應充分利用大量地質成果、數據等,在現有大模型基礎上,結合煤田地質業務,構建有行業側重的大模型,從而服務煤田地質工作更高質量發展。“但這也需要充分利用好局內人才、引進人才,與高校、機構院所等加強合作?!?/p>
另一方面,范宇新表示,成立70余年以來,山東省煤田地質局擁有大量一手地質資料數據。這些數據是一座巨大寶礦。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海量數據生產數字產品,再將數字產品變為數字資產?!拔磥?,數字經濟的貢獻率將超乎想象,這就需要我們結合行業特色深度思考、謀劃?!?/p>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省級煤田地質局之一,業務范圍涵蓋資源勘查、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救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環境評價、海洋地質、城市地質、農業地質、水文地質、測繪地理信息、檢驗檢測等。2022年以來,該局創新實施“113388”發展戰略和思路,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力,推進煤田地質事業高質量發展。
煤炭資源增儲上產再創新業績、戰略性礦產勘查實現新突破、地熱能開發利用躍上新臺階、地質援疆取得新進展……2024年,山東省煤田地質局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在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應急救援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各項事業發展呈現“節節高”的態勢。
記者注意到,2024年,山東省煤田地質局持續加大科技投入,達到2023年度到賬事業收入的2.9%,同比增長9.5%,投入比例在全國同行業領先。同時,人才引育效能持續放大,高質量人才結構更加優化,并不斷擴大合作開放格局,與多個地市、部門及國內高校簽訂全面合作協議。
其中,該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強與北歐、中亞、東南亞等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對接交流與合作,推動參與國際實驗室間研究,主動服務馬六甲鄭和文化館將軍井水質檢測,開創境外環境檢測項目先河,煤質檢測數據被煤和焦炭國際標準化組織采納,煤質檢測水平走在了國際前列。
據統計,2024年,山東省煤田地質局新簽約項目合同收入同比增長12.46%,實際到賬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41%,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連續兩年呈兩位數以上增長、位居全國煤田地質行業第一名的基礎上,又實現了兩位數高速增長,繼續呈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差距和不足。”范宇新表示,面向2025年,該局主要目標是新簽約項目合同收入同比增長6%以上,力爭10%以上;實際到賬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以上,力爭10%以上。經濟運行質效顯著提高,科技賦能成效不斷增強,服務重大戰略實效持續提升,開放合作功效不斷放大,實現安全生產和廉政建設目標。
當天,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應急管理廳等相關負責人在會上進行了發言。大會對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等進行了表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