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4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謝藝觀 張尼 宮宏宇)“產學研融合中,需要把高校創新力量發揮出來,這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支重要力量。”上海博動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涂圣賢接受中新網專訪時如是表示。
上海博動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涂圣賢。 受訪者供圖作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才培養是他的任務之一。涂圣賢認為,人才放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才能夠發揮作用。“有校企合作這樣一個基礎,一方面,學生深入參與到企業合作的科創項目中,了解最前沿的市場需求,提升綜合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熟悉了企業的工作模式,對自己未來的就業方向也會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企業也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研發資源,起到‘1+1>2’的效果。”
作為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性企業,博動醫療成立之初,就開始探索校企深度對接融合。在長期實踐過程中,涂圣賢發現,科技成果的轉化不僅需要人才配合,還需要資金的大力支持。
“在一些發達國家,很多研發能做得這么好、這么快,資金的支持非常重要。”涂圣賢表示,“以前資本比較熱衷投資醫療,但現在投資環境發生了變化,不少創業企業前期融資到的追求快速獲益的資本,正在從助力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壓力,若不及時調整,許多企業將難以進行持續創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壯大耐心資本,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創業投資類基金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支持科技創新,著力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涂圣賢認為,減少對“短期”型資本的依賴,引入耐心資本,對科創企業而言是一個重要機遇,在整個商業布局中能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
創新研發只是第一步,關鍵在于能否實現商業落地。涂圣賢表示,“做好商業化落地工作,形成良好的生態,這對于從事創新技術研發的公司來說,是較好的保障,也會讓更多人樂于做創新研發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