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4日電 (記者 王恩博)廣東破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浙江破9萬億元,河南、湖北破6萬億元,上海、安徽破5萬億元,新疆破2萬億元……
在2024年中國經濟總量突破130萬億元的同時,多個省份地區生產總值(GDP)也完成了進階。
截至24日,除山西外,中國其余30個省份均已完整或部分公布2024年GDP數據(廣東僅公布預計GDP規模)。從增速看,目前有21個省份跑贏5%的全國水平。西藏同比增長6.3%成為領頭羊,新疆增長6.1%緊隨其后。
在5%區間,多個增速檔位出現并列。如江蘇、湖北、安徽、內蒙古、甘肅5個省份增速同為5.8%,山東、四川、重慶均增長5.7%。
以經濟總量論,廣東近5年連跨5個萬億臺階,以預計超14萬億元的成績連續36年領跑全國。排名第二的江蘇GDP規模達到13.7萬億元,即將沖擊14萬億元大關。
排名第三的山東為9.86萬億元,距離成為中國第三個10萬億大省僅一步之遙。浙江以9.01萬億元首次跨入“9萬億俱樂部”。在6萬億一檔,除四川(6.47萬億元)外,河南(6.36萬億元)、湖北(6.0萬億元)均為新成員。上海(5.39萬億元)、安徽(5.06萬億元)則在去年突破5萬億大關。
多省份2024年GDP進階背后,“新”字頗為關鍵。一些具有傳統發展優勢的省份,正在原有基礎上構建新優勢。
以外貿大省廣東為例,廣東現代城市產業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羅學銘向中新社記者表示,該省依托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科技創新高地,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進而輻射帶動珠江三角洲周邊城市發展。這種區位優勢增強了廣東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據統計,2024年廣東省外貿進出口9.1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8%,貢獻了全國38.7%的貿易增量。全年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勁增43%,出口大幅增長41.4%。
一些中西部省份,也借助創新奮力追趕。甘肅“十四五”以來GDP連跨4個千億臺階,2024年達1.3萬億元,同比增5.8%。這個西部省份受益于數字經濟。作為“東數西算”工程重要組成部分,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甘肅)慶陽數據中心集群算力規模達5.1萬P(1P約等于每秒1000萬億次計算速度)。國內過半人工智能頭部企業云集慶陽,集聚效應顯現。
著眼2025年,中國絕大多數省份定下不低于5%的增長目標。其中,西藏目標為“7%以上,力爭達到8%”,全國最高。
被官方寄予“挑大梁”厚望的經濟大省中,廣東今年增長目標為“5%左右”,江蘇、山東瞄準“5%以上”,浙江、河南皆定在“5.5%左右”,四川預期增長“5.5%以上”。
從近期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看,擴內需是各地今年增長達標的重要政策支點。如北京明確,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面向民間資本推介重大項目總投資不低于2000億元。福建提出,培育新型融合消費業態,支持鼓勵網絡消費;引進落地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50個。
未來產業也成為拼經濟謀長遠的重點。浙江將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量子信息、類腦智能、合成生物、空天信息和低空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上海在部署今年工作時提及細胞基因治療、腦機接口、6G、量子計算、聚變能源等戰略前沿領域。
在各方看好未來產業催生新經濟增長點的情況下,賽迪智庫無線電管理研究所(未來產業研究中心)所長蒲松濤預計,今年中國未來產業關鍵領域技術創新將提速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