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4日電 (記者 呂少威)2024年北京工業和信息軟件業合計實現增加值突破1.7萬億元,占北京市GDP比重接近35%,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六成。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到上述內容。
2024年北京工業和信息軟件業邁上新臺階。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經濟運行處處長王德介紹,從產業規模看,北京信息軟件業營業收入突破3萬億元,站穩第一大支柱產業地位;醫藥健康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北京萬億級產業集群再添新力量;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5萬億元,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2.2萬億元,經濟發展基本盤更加穩固。
從市場主體看,北京制造業和信息軟件業新設市場主體超過1.2萬家,較2023年增長56.9%,日均新設中小企業720余家;從研發創新看,新建氫能、智能檢測裝備、氫能通用航空等3家市級創新中心,123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6個產業創新平臺完成74項共性技術突破、194項關鍵成果落地應用。2024年1-11月,全市大中型工業重點企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3.9%,增速居各行業首位。
2024年北京工業和信息軟件業迸發新動能。北京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超過三成和四成,同比增速達14.6%和9.6%。汽車制造業、電子信息業“雙引擎”實現“15%”以上增長,成為全市制造業增長的關鍵帶動力量。新能源汽車產量約30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集成電路產量258億塊;智能手機產量達到1.2億部。
北京工業重點產業和信息軟件業投資均實現30%以上增長。投資結構向新提質,以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產業投資占制造業投資的比重超過九成。智能算力供給超2.2萬P,備案上線大模型105款、穩居全國首位。
2024年北京工業和信息軟件業實現新升級。2024年北京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累計建設5G基站13.3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61個、居全國首位。新增9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累計建設126家市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GE醫療北京基地獲評中國醫療設備首座“燈塔工廠”。新建3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80家市級綠色工廠、5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8家市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2024年北京工業和信息軟件業打造新服務。2024年北京出臺了商業航天、醫療器械、新材料等領域40項產業政策。市級8支政府投資基金和高精尖基金投資支持企業近180億元,服務企業上市融資280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過萬億元。
北京構建“12358”中小企業服務體系。聚力金融助企,中小企業首次貸款貼息直接惠及企業近2萬家,降低融資成本超過3.4億元。深入開展企業服務,解決200余項急難愁盼訴求,化解企業債務12.9億元。打造專精特新實體化服務載體,率先建設110家專精特新服務站,打造“五公里服務圈”。實現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突破1萬家、總營收突破1萬億元、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突破1千家的“雙破萬一過千”目標,連續三年穩居全國“小巨人”第一城地位。
王德表示,下一步,北京市經信局將全面推動政策措施靠前發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壯大現代化產業集群,全面提升數字經濟發展能級,加快推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強化政策保障、突出項目牽引,統籌推動產業經濟結構更優、動能更強、態勢更好,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厚植新質生產力的產業根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