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沈陽1月21日電 (記者 趙桂華)世界首家10萬級GMP智能化酸菜生產車間竣工投產、美味酸香的新民“酸菜宴”精彩面世、開展了24個白菜品種的科學研究與試驗示范……1月21日,占據了全國酸菜7成銷售份額的沈陽市新民市舉辦酸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來自國內眾多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一堂,為國家部委重點培育的沈陽新民酸菜制品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讓新民的酸菜文化走向全球。
東北酸菜產業研究院揭牌。趙桂華 攝新民市是國家重要白菜產地,全國優質大白菜主產區之一,目前全域擁有20000余戶種植戶、10萬畝種植面積、13億斤產量,獲批“大民屯白菜”國家地理標識證明商標。新民酸菜有悠久的歷史傳承,酸菜產品規模化生產已有40余年。全市現有酸菜生產企業64家,年產總量約有7億斤,年生產總值約20億元。
2023年,工信部等十一部委確定“沈陽新民酸菜制品”為重點培育的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集群,也是沈陽市唯一一個入選的縣區。新民市委、市政府搶抓機遇,科學決策,迅速行動,大力實施新民酸菜產業集群項目建設。
世界首家10萬級GMP智能化酸菜生產車間。新民市委宣傳部供圖目前,新民酸菜產業已經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集種植、腌制、加工、銷售為一體,上下游產學研用優勢互補、合作發展,打造了現代化大農業的具體樣板;實現了全產業鏈發展,通過聯農帶農機制帶動廣大農民群眾就業,促進共同富裕,是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實踐;并將種源研發、優品繁育、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營銷、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貫穿全產業鏈始終,有力推動干部發展理念、企業經營方式、群眾生態理念生活習慣發生轉變,承載著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現實構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民市實現了酸菜生產加工技術創新。當日會后,與會嘉賓參觀了剛剛竣工投產的世界首家10萬級GMP智能化酸菜生產車間,了解到該項目成功突破技術瓶頸,成為全國首家實現酸菜自動稱重、分裝規模化生產,通過巴氏殺菌技術,實現防腐劑“零添加”,現6條生產線運行良好,日產酸菜能力10萬斤。
智能化酸菜生產線。趙桂華 攝“酸菜作為東北特色,成功實現從農產品到特色食品的轉型,這一轉變不僅拉長了產業鏈條,更有力推動了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本質上是發展思路與模式的革新。”沈陽市委常委、新民市委書記馬原在會上談到了新民著力發展酸菜產業的有利市場環境,當前,東北旅游熱度居高不下,帶動東北特產線上線下好物出圈,酸菜更是廣大游客的首選,來了就要吃、走了還要帶、回去還要買!比如,華人走向世界,把中餐也帶到了全球,做到了在全球有華人的地方,都有東北酸菜的身影。
而召開當日大會的主旨就在于更好地保護新民酸菜產業,更好地培育產業生態,打造最強最優的產業集群。下一步,新民市將堅持現代化企業經營,堅持高端化市場定位,堅持全鏈條運作,堅持品牌化營銷,積極打造全國酸菜(醬腌菜)核心產區和品牌企業集聚地,力爭2-3年產業規模達到100億元,3-5年達到300億元。
沈陽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斌在會上說,東北酸菜工業化、標準化是大勢所趨,即在傳統酸菜的基礎上,采用現代化的加工手段,將傳統手工,模糊性及隨意性操作轉變為機械化、自動化、標準化、規模化、連續化、智能化生產加工。未來,將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大力建設新民東北酸菜產業集群項目,推動酸菜產業從“種植—腌制—加工—食品研發”等全鏈條產業提升。
世界中餐聯合會特邀副會長蔡永峰表示,世界中餐聯合會將積極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把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東北酸菜打造成為時代新品和國際知名品牌,讓“世界酸菜看中國,中國酸菜看東北,東北酸菜看新民。”
此外,當日大會成立了酸菜產業協會,為東北酸菜產業研究院、校企聯合實驗室等進行揭牌,旨在促進校地融合、校企合作、產學研優勢互補,推動新民酸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