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月20日電(鮑夢妮)據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1月20日消息,預計2024年浙江省海洋生產總值突破1.2萬億元,同比增長6.5%。
2024年1月20日,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掛牌成立,系全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發展”命名的省級政府組成部門。一年后,該廳也公布了其助力浙江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高能級開放強省建設的“成績單”。
寧波舟山港?!≌憬『Q蠼洕l展廳供圖首先是海洋經濟發展成效明顯。除前述的海洋生產總值快速增長外,浙江海洋強省重大項目加快落地。2024年,浙江共有301個海洋強省重大項目完成投資超2400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20%;爭取到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專項債65.8億元,海洋漁船“兩新”資金2億元;高質量舉辦浙江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推介會,現場簽約項目35個總投資超1000億元。
其次是世界一流強港建設改革成果豐碩。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超13.7億噸,連續16年居全球第一,集裝箱吞吐量超3930萬標箱、同比增長11.3%,創7年來最高增速?!秾幉ㄖ凵礁劭傮w規劃(2035年)》獲交通運輸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批復,將釋放1700億元強港項目投資。寧波舟山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提前1年躍居全球第8。
浙江現代海洋漁業建設亦加快推進。在海洋漁業產業方面,浙江領先全國。2024年浙江海洋水產品總量達501萬噸,海洋漁業一產產值超980億元;實施遠洋漁業“雙千工程”,遠洋漁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居全國第一;新增國家級漁港經濟區項目2個、累計7個,數量居全國第一;共爭取到中央漁業發展資金42.61億元,同比增加5.97%,居全國沿海省份第一。
在“藍色糧倉”建設方面,“墾荒1號”“東海1號”深遠海養殖平臺相繼投產,亞洲首個陸基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三文魚項目獲得成功。此外,浙江新增國家海洋牧場示范區項目3個、國家漁業綠色循環發展縣域試點1個;新育成2個國家級海水水產新品種,海水育種創新能力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談及2025年,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省海洋經濟系統將深入實施海洋經濟倍增計劃,在加快培育海洋領域新質生產力上有新突破,力爭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2800億元,增速高于面上1個百分點;在提升一流強港營商環境和航運服務能級上有新突破,力爭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超4000萬標箱;力爭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進7,建成港口營商環境最優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