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1月13日電 (李佩珊 馬亞萍)記者13日從寧夏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寧夏登記科技成果1770項,同比增長41.72%;技術合同成交額47.88億元,同比增長18.19%。
新聞發布會現場。 馬亞萍 攝2024年,寧夏持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厚植創新力量,培育創新主體,激發創新活力,涵養創新生態,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速度,為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升級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據寧夏科技廳副廳長陳放介紹,聚力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洼地,寧夏科技部門圍繞重點產業組織實施各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585項,轉化科技成果近400項。
“比如,寧夏交建通過轉化‘煤矸石道路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在烏瑪高速形成百萬噸級煤矸石填筑路基產業化,節省石料約110萬噸,減碳量約5000噸,意味著大量煤矸石可以變廢為寶,還能有效降低碳排放。”陳放說。
2024年,寧夏組織開展了2次科技成果拍賣會,寧夏農林科學院“犢牛與羔羊腹瀉病新中獸藥開發”等一批科技成果成功拍賣。目前,寧夏在五市及寧東基地均布局建設了技術市場,中國礦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在寧夏設立技術轉移分中心,推動科技成果供需雙方精準有效對接。
與此同時,寧夏高度重視中試基地建設。“中試基地是把實驗室的研究成果進行工藝放大,研制出新產品的配方、生產工藝和樣品,是實驗室科技成果變成市場產品的必經之路。”陳放表示,寧夏正科學布局建設一批產業高質量發展急需的科研中試平臺,為產業化提供“一站式”服務。
據悉,寧夏2025年將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實施方案》,吸引區外高水平研發機構、技術轉移機構在寧夏設立分支機構,推動寧東現代煤化工、石嘴山新型合金先進制備成型中試平臺提檔升級。
此外,寧夏將科學布局建設一批產業高質量發展急需的中試平臺和概念驗證中心,打造科技成果應用場景。為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寧夏還將持續完善科技金融支持機制,引導撬動更多金融資本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