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12日電 (記者 夏賓)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近日在京發布最新洞察稱,中國銀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也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零售銀行“傳統粗放型”管理模式在日益復雜的內外部市場環境下難以為繼,在實際經營管理中遇到諸多痛點及問題,而智慧管理解決方案有望為零售銀行的經營管理注入“數智”力量,讓數據指標和工具發揮出真正價值,從而助力零售銀行在發展中穿越周期波動,實現價值創造及質效提升。
具體來看,三大痛點包括一是決策看不清,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無法有效識別根因,快速定位問題并解決問題;二是依靠大量人工制作海量報表,數據不統一,口徑不一致,人工成本高,效率效能低;三是總行經營意志難以有效向分行傳遞,“一個分行是一個管理角度和思路”,各個分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方差極大。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已經成為制約零售銀行發展的掣肘,亟需轉型。
在此背景下,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譚彥表示:“通過直擊零售銀行經營管理痛點,我們重新定義智慧管理,為零售銀行經營管理加速武裝‘慧眼’,助力零售銀行制勝新階段,向精益化、智能化管理要價值、要效能。”
BCG認為,智慧管理的升級并非簡單地將現有的經營指標線上化和自動化,而是對業務經營管理流程進行系統化梳理和體系化完善,從而轉變管理經營理念,全面升級決策分析能力,驅動管理向更精細、更敏捷、更靈活和更閉環的方向轉型。
例如,智慧管理更精細,要能形成和管理更多樣的細分客群和細分產品策略,在經營管理上看得更細。智慧管理更敏捷,要能夠更快的識別市場和競爭動態,發現機會和問題。
智慧管理更穿透,聚焦經營問題,多維診斷歸因,要能夠更深入地沿機構、產品、渠道和營銷過程等維度進行數據穿透,逐層深入下鉆挖掘問題,識別到經營問題和取得成績的根因。智慧管理更閉環,“標”經營結果、“本”根因分析、“藥”經營策略之間要形成閉環,管理者要找問題,更要給策略,賦能一線,建立有效的“業績跟蹤—歸因分析—策略迭代—督導賦能”管理閉環。
為支撐智慧管理四大能力的構建,BCG稱,需要強大的數據供給、分析工具以及配套機制的支撐。從數據供給方面看,一是經營指標體系豐富性要提升。首先,客群和產品的分析維度要更精細,其次要支持看結果指標和看過程指標,與此同時,除了支持高管看數場景外,也要支持中基層管理者和一線客群經理、產品經理等更多角色的分析場景。
二是經營指標體系需要滿足不同時效性要求,需要滿足不同管理層級、不同類型的指標要求的分析時效性。
三是經營指標體系關聯性要提升,要建立結果性指標、結構性指標、驅動因素性指標、過程指標的關聯關系,實現結果指標的層層拆解,支持“標、本、藥”閉環。
據悉,BCG零售銀行“慧眼”智慧管理解決方案目前已在中國國內多家股份行和城商行部署落地,并有效助力銀行管理提質增效。BCG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伙人何大勇指出:“數據顯示,部署并落地使用該解決方案可有效節省研發投入,其中指標開發成本降低80%,看板開發成本降低30%,節約人力成本約30%,同時提升了經營效率,數據獲取和查詢效率提升了7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