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錫林郭勒4月15日電 題:年產粉煤灰逾千萬噸 錫林郭勒草原為其找出路
作者 奧藍 任靜 劉博
4月15日,錫林浩特市興建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標準化廠房里,生產線正忙碌運轉,一塊塊蒸壓加氣塊不斷成型。
這些加氣塊的原材料是當地電廠排出的粉煤灰,經過設備磨細、攪拌、澆注等工序制造而成,具有輕質、保溫、縮短建筑工期等特點,適用于高層建筑的填充墻、寒冷地區的外墻等。
圖為粉煤灰制成的磚。呼牧攝錫林郭勒盟是國家規劃建設的9個千萬千瓦級大型煤電基地,目前,當地已投運的火電機組總裝機達1435萬千瓦,年均產生粉煤灰約千萬噸,預計到2025年產生的粉煤灰將達到1350萬噸。如何處理巨量的粉煤灰,成為錫林郭勒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
建設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園,通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將粉煤灰等工業固廢就地轉廢為寶,是較為直接的辦法。
中新網記者走訪調研發現,從廢料到原料,從“單一消耗”到“循環利用”,這種綠色、創新發展的模式正在錫林郭勒推行。
“我們分一期二期三期建設,建成后,粉煤灰能消納252萬噸,脫硫石膏能消納132萬噸。”興建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經理盧學超估算說,基本可以把錫林浩特電廠產出的粉煤灰和脫硫石膏全部“處理”掉。
資料圖為錫林郭勒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園俯瞰圖。呼牧 攝如今,錫林浩特市家鵬加氣塊混凝土砌塊及板材、西烏源豐實業年產20萬噸輕質抹灰石膏砂漿等項目正在建設中。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處理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工業固廢100萬噸,預計今明兩年相繼建成投產。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粉煤灰建材產品受市場容量、運輸半徑等因素制約,行業發展較困難。2020年,為拓展粉煤灰綜合利用途徑,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粉煤灰基土壤調理劑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立,建立褐煤及粉煤灰、脫硫石膏基礎數據庫,探索提高粉煤灰產品附加值。
在錫林郭勒職業學院褐煤粉煤灰工程技術研究院,負責人劉樹森正在實驗室做工業催化劑的性能評價。
“粉煤灰作為催化劑載體是我一直在研究的課題,我們認為這是比較好的一個應用去向。”劉樹森告訴記者,現在粉煤灰里面80%以上都是氧化硅和氧化鋁,而催化劑的制備過程中用的載體恰好就是氧化硅和氧化鋁。
圖為錫林郭勒職業學院褐煤粉煤灰工程技術研究院實驗室中的粉煤灰樣品。呼牧攝據錫林郭勒盟工業和信息化局提供材料,目前,除建材生產外,粉煤灰及脫硫石膏綜合利用途徑還有生態化處置、外運銷售、灰場填埋等。2024年,錫林郭勒盟計劃新續建的6個重點公路項目中,也已明確了粉煤灰使用計劃、標準和使用量。
“以環保倒逼轉型發展,把固廢綜合利用作為新興產業來培育。”錫林郭勒盟工業和信息化局節能與綜合利用科科長王琦解釋說,這個過程中,就需要依托高校的科技和人才優勢,開展粉煤灰等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科技攻關和技術轉化,“推動‘產學研用’綠色、循環一體化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