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淄博4月14日電 (記者 沙見龍)在山東淄博市萌山水庫管理中心,一架無人機從機巢中起飛,按預定航線,20分鐘內完成水庫大壩智能巡檢,巡航畫面在操控平臺上實時呈現。以往需花費90多分鐘的人工巡檢工作,如今變得省時省力。
在山東淄博,無人機設備等引民眾關注。沙見龍 攝連日來,記者跟隨山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行走先行區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媒體行活動走進淄博市,探訪當地企業科技創新賦能各領域發展情況。
“從起飛、巡視、降落到換電池,無人機全程自主化操作,不需要人工干預。”上述為水利領域提供智能無人機巡檢的智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洋創新科技),是淄博當地孵化出的高新技術企業。副總經理胡志坤介紹,無人機通過掛載攝像頭,實時采集巡檢畫面,借助人工智能識別算法,實現有效識別和監督,并發出不同形式的預警。
在山東淄博,民眾體驗VR設備。沙見龍 攝成立于2006年的智洋創新科技,專注于行業數字化、智能化運維管理,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數字孿生、無人機技術與行業場景深度融合,通過科技創新推出一套完整的“AI+”體系,面向電力、水利、軌道交通等領域提供了諸多人工智能產品、解決方案及專業服務,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2023年,該公司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12.6%,超1億元(人民幣,下同)。
軸承里常見的銀色鋼珠,如今在很多設備中被替換成了氮化硅軸承球。這種軸承球硬度僅次于金剛石,重量是鋼材的三分之一,有高強度、電絕緣、無磁性、高精度、耐腐蝕等特性,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好的結構功能一體化陶瓷之一。記者在位于淄博高新區的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看到了各類型號的氮化硅陶瓷球,以及應用該陶瓷球的各類設備。
民眾了解應用氮化硅陶瓷球的軸承類設備。沙見龍 攝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厚萌告訴記者,公司生產近70種不同規格的氮化物陶瓷球,直徑范圍為110毫米—0.88毫米。陶瓷球制成的軸承轉速可達每分鐘60萬轉,耐1200攝氏度高溫,被公認為制造軸承及其零件最理想的材料。目前,產品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高鐵、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療裝備等領域。
“公司是中國首家、全球第三家實現熱等靜壓氮化硅材料批量制造的企業,不斷攻克行業難題,打破了美、日兩國在國際市場、技術方面的壟斷。”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浪潮下,氮化硅陶瓷球供不應求。在楊厚萌看來,技術積累和創新,是企業快速適應市場的重要因素,此外還要具備穩定的工藝條件,保障產品實現批量生產。他還特別強調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獎勵政策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淄博當地的醫療用品生產企業,民眾了解相關醫療耗材產品。沙見龍 攝走進淄博高新區齊魯智能微系統創新產業基地展示中心,一輛黃黑色車身、流線型設計的酷炫摩托車吸引了眾人目光。這是由基地內的達芬奇動力科技公司研發的全球首款量產純電重型機車DC100,它擁有性能型重型機車的駕乘體驗,更具備輪式機器人的感知、運算和執行能力。
據淄博高新區科學技術發展中心三級職員趙乃軍介紹,包括達芬奇動力科技在內,該基地集聚重點企業122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50家,擁有全球唯一項目2個,打破國際壟斷和國際先進項目的高端產業項目32個。作為老工業城市,淄博市在轉型升級中有諸多改造需求,園區也會針對各行各領域需求開展招引研發,完整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生態是園區吸引眾多高新企業和高端產業項目落地的“殺手锏”。
在淄博的醫療用品生產企業車間,工作人員有序操作設備。沙見龍 攝趙乃軍稱,齊魯智能微系統創新產業基地在服務管理、雙招雙引和研發產業化上創新體制機制,集聚了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在園區進行研發中試和批量生產,并建有百級、千級、萬級的凈化車間作為加速器,不斷助力研發項目產業化。
近年來,淄博高新區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逐步形成,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業較去年同比增長15.4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726.5億元,較上年增速34.59%;2022年度研發經費投入達到23.6億元,同比增長32%,對全市研發投入增長貢獻率達57.63%。(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