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東營9月8日電 (記者 沙見龍)樁基沉樁、風機吊裝、龐大的施工船緊張施工……時下,渤中海上風電A場址工程正在有序推進,這是山東能源渤中海上風電項目區域工程之一,位于東營海岸線20公里外的渤海中部海域,系山東規劃布局的3個海上風電基地中,首個取得核準、首個開工建設的平價上網海上風電項目。
近年來,為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探索轉型發展之路,山東加快推進新能源資源開發和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發展,規劃布局了渤中、半島南、半島北3個海上風電基地。日前,國務院發文支持山東打造千萬千瓦級深遠海海上風電基地。
圖為聯合石化的加工設備。 沙見龍 攝根據規劃,渤中海上風電A場址項目將建設60臺單機容量8.35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501兆瓦。建成后將成為中國單體規模最大的一次性建成的智慧化、數字化風場,年發電量17億千瓦時,年可節約標準煤約51.9萬噸,減少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約125萬噸、0.9萬噸和1.38萬噸,同時減少大量灰渣及煙塵排放。
據中國工商銀行東營分行副行長劉曉峰介紹,項目總投資概算66.85億元(人民幣,下同),自籌資金以外部分擬將通過銀團貸款的模式融資。為保障項目建設進度,該分行與濟南分行積極與項目組對接,第一時間完成20億元獨家項目前期貸款的業務審批,截至目前共計發放貸款12.31億元。
圖為聯合石化主控室。各項生產環節和安全系數等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 沙見龍 攝劉曉峰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工商銀行東營分行圍繞低碳、零碳、減碳、負碳四條主線,持續加大對低碳產業的支持力度,累計上報符合人行碳減排支持工具3.4億元,披露的貸款帶動的二氧化碳減排量達386萬噸。截至目前,該行綠色貸款余額超76.4億元,較年初增加44.83億元,增幅142%。
山東東營是中國第二大石油工業基地勝利油田的崛起地,以石油為主導的重化工業在區域經濟中占比很大。作為山東省“鏈長制”產業鏈鏈主企業、東營石油化工領域新舊動能轉換的龍頭企業,東營聯合石化近年來通過精細化工引領綠色轉型。2021年,該公司營業收入259億元,凈利潤6.9億元,納稅23.6億元。
聯合石化財務融資部負責人張軍告訴記者,受國際原油貿易流轉復雜性、特殊性及匯率波動影響,原油進口信用證的開證時效十分關鍵,如不能及時完成開證,企業將面臨交付滯港費風險。浙商銀行東營分行利用“進口信用證+進口押匯+遠期購匯”方式,為其成功辦理了一筆3110萬美元原油進口業務,滿足了企業短期融資需求。
據統計,2022年以來,浙商銀行東營分行通過上述模式累計為包括聯合石化在內的東營區域重點石化企業結算4500余萬美元。同時,圍繞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鏈升級需求,該行不斷加大綠色金融貸款投放力度,截至目前各項綠色貸款融資余額3.31億元。
東營華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處理生活垃圾22萬余噸,收入7000萬余元、利潤2000余萬元的新型能源企業。憑借自主研發的生活垃圾環保發電技術,該企業每天可處理生活垃圾600余噸,每年轉化為7500萬余度電,讓千家萬戶過上了“綠生活”。華源新能源負責人魏永龍表示,該公司的順利投產運行同樣得益于銀行機構的助力。
魏永龍稱,2021下半年,受多種因素影響企業出現了800多萬元的資金缺口。因缺少合適的抵押物和擔保企業,公司貸款需求受阻。墾利農商銀行從企業的“垃圾處理收費權”入手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僅用一周時間就為企業發放貸款1000萬元,這也是農商行系統內首筆“垃圾處理收費權”質押貸。截至目前,該行累計投放綠色貸款19筆、10048萬元。
記者從東營銀保監分局獲悉,近年來,該局引導轄區銀行業機構加大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項目的信貸投放,創新金融產品服務,讓黃河入海口刮起了“綠色金融風”,滿足了綠色產業多元化的融資需求。截至2022年6月末,轄區綠色信貸余額290億元,較年初增加92億元、增幅46.7%。(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