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6日電 題:瑞信報告:亞洲科技行業2023年下半年或將迎來上升周期
中新財經記者 閆曉虹
瑞信分析師6日在第二十三屆瑞信亞洲科技論壇(ATC)上表示,2022年亞洲科技行業預期溫和調整,2023年下半年或將迎來上升周期。
一年一度的瑞信亞洲科技論壇是亞洲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科技投資盛會之一。知名行業專家和分析師聚焦主要科技發展趨勢和主題,深度解析其對亞洲科技行業的影響。
瑞信分析師表示,整體而言,由于宏觀經濟風險上升、消費者需求放緩和高庫存對整體科技供應鏈的企業造成壓力,我們在過去幾個月對科技行業采取更加謹慎的態度。然而,投資者在定價中已經預期行業至少會經歷適度調整,我們在股價過度下跌或基本面過度修正,亦或是有能力擴大市場份額或提高盈利能力的優質企業中發掘一些投資機會。
據瑞信分析,消費領域(個人電腦、安卓智能手機和電視)相關的企業回調速度較快,而需求更穩健、硅含量上升的領域,如汽車和網絡板塊,則保持著較強的韌性。在疫情期間居家相關消費需求保持兩年的強勁表現后,在宏觀經濟放緩、庫存上升、俄烏沖突、以及通脹上升的情況下,目前企業面臨從商品需求向服務和必需品需求轉型所帶來的壓力,而企業正通過改變庫存策略并放緩供應增長來應對壓力。
同時,2023年隨著新的CPU平臺升級,數據中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具備持續升級潛力。高油價將進一步加速目前的電動車發展進程。手機更換頻率放慢導致智能手機銷量基數較低,一旦防疫措施緩解、出行恢復活躍,情況將得到改善。此外,新興市場的5G滲透率也持續增長。
此外,由于數據中心、網絡、汽車和旗艦智能手機等更具韌性領域的市場份額擴大和半導體含量增長,先進晶圓制造廠將維持較高的產能利用率。
瑞信認為,科技行業可能會在2023年下半年迎來上升周期,而需求催化劑已經眾所周知——自動駕駛、大功率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所有這些都將帶來數據強度的提升,推動技術組件和系統需求的增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