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6日電 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主題是“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王振表示,醫療裝備的發展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近年來,工信部積極會同相關部門,加強醫療裝備產業發展頂層設計,2021年12月,工信部會同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印發了《“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這是醫療裝備領域第一個國家層面的規劃,明確了產業發展思路和目標任務。同時,我們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創新能力建設;組織行業針對臨床需求和疫情防控亟需,加大“卡脖子”瓶頸攻關;與衛生健康委、藥監局等部門協同建立產品注冊審評應急通道、開展創新產品臨床示范,著力打通產品研制生產、注冊取證、臨床應用等通道。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醫療裝備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成為全球重要的醫療裝備生產基地。2021年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達到1.03萬億,近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2%;PET/CT國內新增占比實現從“零”到40%的突破,骨科手術機器人、聚焦超聲治療系統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腔鏡手術機器人、人工心臟等170余項產品從無到有、獲證上市;形成了22大類1100多個品類的產品體系,基本滿足了我國醫療衛生健康等領域的需求。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我國醫療裝備經受住了考驗,有力支撐了國內疫情防控需求和國際抗疫合作。
王振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積極做好“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實施。
一是加強基礎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醫療裝備與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合作,著力突破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等瓶頸。
二是推進實施供應鏈生態建設。積極培育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緊密上下游協作關系,打造創新力強、高附加值、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三是加強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建設。鼓勵探索“醫學+工業”“醫院+工廠”“醫生+工程師”等多維度醫工協同創新模式,加強安全有效、先進優質醫療裝備產品的研制和生產。
四是培育新模式新業態。加大數字化、智能化醫療裝備研制,推進“5G+醫療健康”試點,支持遠程醫療、移動醫療、智慧醫療等發展。
五是加快產業集群培育。支持有基礎、有條件的地方創建高端醫療裝備應用示范基地,打造醫療裝備國際研發制造高地。(中新財經)
搜索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