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9月6日電 題:中國“聚寶盆”秋收防疫“兩手抓”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中新網記者 孫睿
仲秋時節,中國“聚寶盆”青海省海西州迎來豐收季。今年,為確保秋收工作有序開展,海西州各地不懈戰“疫”,不誤農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秋收生產,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青海省海西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體是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面積約32.58萬平方公里。
連日來,海西州德令哈市、格爾木市、都蘭縣、烏蘭縣在筑牢疫情防控線的同時,多舉措確保應收盡收,做到抗疫情、保秋收兩手抓兩不誤。
圖為德令哈市農業村進行秋收。 德令哈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在海西州多個農業村,到處呈現一派豐收忙碌的景象,一臺臺收割機在田野里穿梭往來,陣陣機械的轟鳴聲傳來豐收的喜悅。
德令哈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德令哈市采取村委會、種植企業(種植大戶)為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嚴格執行各項防疫政策;還協調公安、交通、衛健委及各鄉鎮(街道辦)等部門,保證作業機械、配套車輛暢行;組織農技人員、科技專干和科技特派員通過電話、遠程視頻等方式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等措施。在全市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在作業人員的全力配合下,德令哈市秋收工作開展順利,做到了讓農民群眾收割更放心,更安全。
圖為糧食顆粒飽滿。 德令哈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截至目前,德令哈市已有65臺收割機已開始在全市內開展收割工作,已收割7000畝左右,且以每天約3500畝的速度推進,預計10月中旬基本完成全市糧油作物收割任務。
“我們全鎮共有7.9萬畝農作物,區域內9個農業村共4.2萬畝農作物,其中包括0.5萬畝青稞,其余均為小麥。截至目前0.03萬畝小麥已收割完成,0.038萬畝枸杞已進行二茬采摘。”德令哈市柯魯柯鎮工作人員康軍勝說。
與此同時,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柴達木“糧倉”都蘭縣搶抓枸杞采摘“黃金期”,確保當地種植的20余萬畝枸杞采摘、晾曬、銷售工作正常有序進行。
“查雙碼、測體溫、落地檢、勸返來自風險地區的采摘工……我們對枸杞采摘工在采摘前、采摘中均實行嚴格的管控措施,并組織枸杞采摘工進行全員核酸檢測。”都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成業說。
李成業介紹,都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全國集中連片種植規模大、單產產量高、品質優的枸杞示范種植基地,眼下正值枸杞采摘“黃金期”。都蘭縣宗加鎮為確保枸杞采摘安全有序,將全鎮劃分為16個網格,按照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的原則,將重點人員排查管控責任落實到村(大隊)、到社、到戶、到人。并“畫圈畫點”嚴格管控存在風險隱患的枸杞采摘工,切實保障枸杞采摘用工安全,推動枸杞采摘工作正常開展,確保將疫情阻斷在外圍、枸杞采摘到曬場,干果暢銷到全國。
圖為枸杞采摘工人在田間采摘枸杞。 都蘭縣委宣傳部 供圖在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紅柳村仁達合作社,大型聯合收割機陸續出發,農機駕駛員通過“點對點”閉環管理方式,奔赴小麥秋收第一線。隨著機器轟鳴,一臺臺收割機像一支支畫筆在金黃的麥田里勾勒出一幅幅豐收畫卷。
面對疫情防控和秋收生產的雙重重擔,郭勒木德鎮按照片區推進農作物成熟收割工作,實行錯峰出行,加強田間作業人員管理,落實農業從業人員特別是農機司機和工作人員定期核酸檢測、測溫、消毒等防疫措施。及時協調有關部門打通影響農民下地、農機下田作業、化肥、農藥、飼料、獸藥等重要農資運輸渠道,在對車輛和人員進行“點對點”閉環運輸管理的前提下,為農資車輛開辟綠色通道,暢通農資運輸渠道,全力做到防疫與農資產品保供兩不誤。截至目前,該鎮已完成搶收小麥1951畝、油菜221畝、土豆140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