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9月5日電 (記者 程景偉)記者5日從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廣東省政府近日制定實施了穩工業“1+3”系列增量政策。
其中,“1”是指《進一步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3”是指《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強鏈工程”實施方案》《廣東省硅能源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和《工業設計賦能廣東行動方案(2022-2025年)》三項行動。
在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吳東文稱,今年上半年,廣東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1萬億元,同比增長3.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4%,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但與此同時,受疫情和當前復雜國際局勢等因素影響,廣東省在穩工業及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上,也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他表示,此次廣東出臺的穩工業系列增量措施,共提出全力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全力提振釋放消費需求、全力抓好工業投資和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全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紓解中小企業資金困難、全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全力服務支持企業發展壯大等七個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注重與廣東之前的“穩工業32條”“助企25條”“穩經濟131條”等政策錯位互補。
“政策措施重在體現‘短期管用’原則。”吳東文稱,廣東首次提出開展2022年度工業穩增長綜合評估,廣東省政府將對全省前5名的地級以上市和前30名的縣(市、區)予以通報表揚,加強正面導向和激勵,鼓勵各地聚焦全年目標任務集中發力。
同時,廣東提出,對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繳費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水、用電、用氣“欠費不停供”緩繳期限,從原來的6個月延長至2022年12月底;以“鏈長+鏈主制”協同推進,建立重點產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供需對接機制;引導國有企業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投資力度。
此外,廣東鼓勵各地繼續組織開展汽車、消費電子產品等工業產品以及消費品“三品”促銷活動;支持工業企業(包括港澳臺資等外資)開展技術改造,對珠三角地區新備購置額700萬元以上的符合條件技術改造項目原則上按新備購置額的20%、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新備購置額400萬元以上的符合條件技術改造項目原則上按新備購置額的30%進行獎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