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黃山7月29日電 題:安徽黃山:全力打造鄉村建設新典范
作者 成展鵬 黃瑞
美麗鄉村建設連續8年位居安徽省前列、黃山市6個區縣獲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3個區縣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進入全省十強、全市年接待游客4420萬人次、收入320余億元......近年來,黃山市堅持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努力打造鄉村建設新典范。
近日,安徽省鄉村建設行動暨美麗鄉村推進現場會在黃山市召開。會上,黃山市委書記凌云代表黃山市就“五微”實現“五美”、全力打造鄉村建設新典范作了主題發言。
29日,凌云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黃山市堅持以“繡花”功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聚焦產業豐美、環境優美、鄉風純美、社會和美、生活甜美“五美”目標,大力實施微改造提升、微景區培育、微創意運營、微循環發展、微奉獻治理“五微”行動,在打造鄉村建設新典范的道路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黃山市鄉村生活圖。 成展鵬 攝如何在“微改造”的同時讓鄉村留底蘊見品質?凌云表示,首先,要堅持整體布局,全域推進綠化美化、古建保護等“微改造”項目;其次,堅持重點保護,把傳統村落作為“微改造”重點;同時也要堅持精細管理,以小菜園、小果園等模式對村莊“金邊銀角地”進行改造。
談及如何以旅游帶動經濟時,凌云表示強化培育、提升標準、優化服務三者需同步推進,以促進“微景區”培育,讓鄉村有顏值增價值。要充分發揮“鄉村規劃師”作用,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微景區”;統籌抓好全域文明創建、周邊環境整治、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加快建設智慧旅游“一張網”,構筑與養生養老、文化創意、鄉村旅游等業態發展相適應的基礎設施。
“堅持微改造、精提升,是為了保護徽州文脈、保留村莊肌理、保住鄉土特色。”凌云表示,要想讓鄉村有活力蓄財力,強化“微創意”運營是必經之路。其一,創新運營體系,引入社會資本創辦樸蔓農場等經營主體;其二,優化運營機制,打響“田園徽州”“黟品五黑”等區域公用品牌;其三,強化運營保障,為美麗鄉村建設輸送更多金融活血。
據了解,黃山市已建立村莊開發管控等6大運營機制,導入特色種養等11個大類200余個產業項目,一大批導游變身鄉村帶貨“網紅”。
目前黃山市擁有民宿2500多家,未晞園、澍德堂等一批精品民宿百花齊放,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黃山市鄉村生活圖。 成展鵬 攝在“微景區”理念的指導下,黃山市鄉村旅游已覆蓋全市七成以上村莊,同時打造了皖浙1號、世界遺產等10條旅游風景道,新安江屯溪段獲評全國9個美麗河湖之一。黃山市畜禽糞污年綜合利用率超98%,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2%,2021年15家企業參展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榮獲金獎3項、銀獎2項、銅獎5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凌云認為,實現鄉村生態化可持續,走“微循環”發展模式是可取之道,要讓綠水青山成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將持續推進“五微”行動,全力打造黃山鄉村振興新安山居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