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璐
又一家公募基金公司迎來高層人事變動。
7月27日晚間,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建信基金)發布公告稱,劉軍新任公司董事長。自7月26日起,建信基金總裁張軍紅不再代為履行董事長職務,
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4月,劉軍已經從建行廣東省分行轉身執掌建信基金,擔任建信基金黨委書記并主持工作。5月13日,建信基金公告稱,原董事長孫志晨因股東安排離任;在履行董事長變更的監管報備流程期間,總裁張軍紅代為履行董事長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劉軍擁有著豐富的銀行從業背景。其曾長期在建行廣東省的分支機構任職,曾歷任建行廣州開發區支行行長、東莞市分行行長、廣東省分行行長助理、廣東省分行副行長、深圳市分行行長、廣東省分行行長等職位。
作為行業內首批成立的銀行系基金公司,建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9月,股東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安金融服務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65%、25%、10%。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建信基金的資產管理總規模超1.3萬億元,公募基金總資產規模合計為7150億元,非貨幣資產規模合計為2004億元。從公募基金的產品結構來看,貨幣基金占據絕對優勢,占比超過70%;債券型基金占比19%。
從經營層面來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建信基金今年二季度的利潤為85億元,在182家基金公司排名第23位。業內人士表示,由于“背靠大樹好乘涼”,相較于非銀行系基金公司,銀行系基金公司背靠商業銀行豐富的渠道和客戶資源,在固收類基金產品的發展上會有天然的優勢。
不過,對于銀行業出身的劉軍而言,如何提高權益投資方面的業務,仍是當前需要面對的挑戰。
二除了建信基金,今年以來已有不少基金公司經歷了高管變動。記者根據Wind數據梳理后發現,截至7月28日,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公司已有175位高管出現職務變更,共涉及77家基金公司。其中,董事長和總經理出現變動的基金公司分別有18家、19家,較之去年同期有所減少。
拉長時間來看,基金行業近年來高管變的趨勢更愈加頻繁。在2011年至2021年的十年時間里,公募基金高管變更情況呈現上升趨勢。其中,2019年至2021年的數量均超過300位,分別達到354位、396位和384位,涉及上百家基金公司。總體來看,變動原因較為多元,包括到齡退休和個人“奔私”等離職,也有優秀人才提拔及股東安排等。
業內人士表示,公募基金近年來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公司高管的頻繁變更基本與行業的發展呈現出了正相關,保持著較高的流動性;其次,行業陸續迎來了“跨界”履新的高管,也有利于管理層的發展視野。
另一位華南公募人士則對記者表示,隨著公募基金行業規模的不斷壯大,行業馬太效應越加凸顯,人員加速流動是正常的現象。此外,高管人員的頻繁變更,對于大型公募和中小型公司的影響存在較大區別,要想留住核心人才,基金公司要有相應的制度安排和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