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改委:在“穩”“保”“新”上發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中國國家發改委負責人25日答記者問時表示,將在“穩”“保”“新”上下大力氣,努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上述負責人說,近期,由于中國國內疫情多發,特別是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給經濟平穩運行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和挑戰,消費特別是接觸性聚集性消費受到較大影響,3月當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由增長轉為下降,消費恢復進一步承壓。但同時要看到的是,疫情對消費的影響是階段性的。
負責人強調,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正常經濟秩序將快速恢復,消費也將逐步回升,消費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該負責人說,國家發改委將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化協同聯動,會同有關方面切實抓好《意見》貫徹落實,在“穩”“保”“新”上下大力氣,努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一是固“穩”,著力穩住消費基本盤。落實好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特困行業紓困扶持措施,鼓勵地方加大幫扶力度,支持各地結合實際依法出臺稅費減免等措施,穩住更多消費服務市場主體。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引導金融機構豐富大宗消費金融產品。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將消費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專項債支持范圍,以投資帶消費。有序開展各類消費促進活動,釋放更多消費潛力。
二是抓“保”,全力保障消費供給。結合疫情防控形勢和需要,支持各大中城市科學規劃建設一批集倉儲、分揀、加工、包裝等功能于一體的城郊大倉基地,確保應急狀況下及時就近調運生活物資,切實保障消費品流通不斷不亂。在精準落實疫情防控舉措的基礎上,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建立完善重要商品收儲和吞吐調節機制,持續做好日常監測和動態調控,落實好糧油肉蛋奶果蔬和大宗商品等保供穩價措施,特別是要保障好困難民眾基本生活。
三是強“新”,充分發揮適應防疫需要的新型消費優勢。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促進新型消費,科學推廣無接觸交易服務,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擴大升級信息消費,培育壯大智慧產品和服務等“智慧+”消費,既提升居民消費便利度,又助力數字經濟大眾化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