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4月25日電 (記者 黃艷梅 楊志雄)在中國大陸南端,北部灣碧波蕩漾,萬噸巨輪往來穿梭,港口碼頭一派繁忙。這里,曾散布著一個個小漁村,“有海無港”。如今,廣西北部灣港已蛻變成中國面向東盟的國際門戶港和國際樞紐海港。
本月上旬,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北部灣城市群建設“十四五”實施方案》,提出強化通道支撐,建設中國西南地區主要出海口和聯通東盟的關鍵樞紐,突出向海發展,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快建設藍色海灣城市群。
作為中國沿海地區的后起之秀,與東盟陸海相連的廣西堅持向海而興、向海圖強,挖掘“藍色”潛力,加快構建向海發展新格局,著力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強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信息顯示,2021年,北部灣港開啟通航30萬噸級巨輪的歷史,實現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貨物吞吐量超過3.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600萬標箱,海鐵聯運班列突破6000列。
“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作為“西南最便捷出??凇钡谋辈繛掣鄄粩嗉铀俳ㄔO步伐。據悉,“十四五”期間,廣西將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建設北部灣國際門戶港。今年,廣西將推動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擴能優服,建成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7—8號自動化集裝箱泊位,推進防城港赤沙作業區大型干散貨碼頭等項目建設,力爭新增外貿航線10條。
產業是向海經濟的核心支撐。位于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以下簡稱欽州港片區)的華誼化工新材料一體化項目,是廣西目前最大的單體投資產業項目,總投資約700億元。目前一期已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將努力打造國內乃至國際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
“欽州港片區向海產業集聚迅猛,以華誼、中偉、中船、泰嘉、見炬等為龍頭的綠色化工、新能源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鏈加快形成,中石油廣西石化公司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首個加工原油突破億噸大關的煉化企業?!睔J州港片區管委會副主任莫福文介紹說。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始發港之一,廣西北海市加快建設向海經濟發展示范城市,綠色化工、電子信息、新材料及高端設備制造、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高端造紙、能源等六大產業集群初具規模。當地官方稱,將打造三大世界級產品生產基地,打造中國—東盟海洋科技戰略合作示范城市。
當前,廣西沿海從過去基本沒有重大項目落戶的“產業荒漠”,成為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高端石化、電子信息、輕工食品產業、先進裝備制造基地。2021年,廣西實施向海產業壯大等六大行動,建設重大項目352個,總投資1.89萬億元,向海經濟生產總值達4090億元,同比增長約10.5%。
目前,廣西向海對外開放“多點開花”。廣西已與越南、文萊、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持續加強海洋特色產業合作,國際合作園區達20余個,廣西—文萊經濟走廊建設穩步推進,中馬“兩國雙園”成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典范并在推進“升級版”建設。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信息顯示,廣西將加快完善港航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北部灣現代化港口群。同時,進一步培育壯大臨港優勢產業集群,積極培育向海新興產業,發展海洋牧場、藍色糧倉,加快共建向海經濟先行區,建設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打造北部灣創新共同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