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4月11日電(奚金燕 唐小沛)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生產智能化創造發展新需求的環境下,圍繞智能制造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如何重構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重塑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作為“數字經濟之城”——杭州市行政版圖中的“新生”,掛牌成立僅一年的錢塘區下好“智能制造”先手棋,“破舊立新”助推傳統制造業蝶變,在“舍”與“得”之間走出了一條智能制造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
一個新平臺解鎖制造業轉型路徑
“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位于杭州市東部、毗鄰錢塘江的錢塘區,是古今文人騷客觀潮吟詩的圣地,也是當前國家重點制造產業的集聚區域。
2021年4月,錢塘區揭牌設立,包含下沙、江東兩個片區。處于G60科創大走廊、沿海大走廊交界處關鍵節點的錢塘區,自設立以來立足制造產業集群,深耕細作,實現錯位發展,吹響制造業復興的時代號角。
寬敞整潔的道路、整齊劃一的廠房、綠意盎然的公園……作為錢塘區推動智能制造的主要平臺,前進智造園頻頻招引“鳳來棲”。
走進前進智造園,航空航天、汽車及零部件、高端數控機床等高端制造產業的落地扎根,為這座城注入了新活力。
“長安福特杭州工廠擁有世界領先的制造工藝和高度柔性化的生產線,包括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2021年實現產量12萬輛。”長安福特行政部經理昝青云表示,依托前進智造園,長安福特杭州工廠全面運用信息化手段,將車輛序列信息與物流、設備、防錯、質量管理系統結合,并實時反饋到工廠中控系統,系統覆蓋100%的工位,確保每道生產工序嚴苛穩定。
這是一個縮影。“智能制造”目標引領之下,錢塘區聚焦五大主導產業,形成“鏈式+集群”發展模式,實現差異化發展。2021年,錢塘區工業產值總量3169.11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677.17億元;其中智能汽車及智能裝備產業產值突破700億元,新材料制造產業在拓展延鏈展鏈后,產值超800億元。
錢塘區江東大橋。 顧國寧 攝一條新賽道掀起智造新浪潮
當前,浙江制造業正處在新一輪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錨定以航空航天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錢塘區強鏈、延鏈、補鏈,蓄勢競速新賽道。
伴隨著高精度機器設備的轟鳴,在浙江西子勢必銳航空工業有限公司的車間中,工人們正忙碌生產航空領域的高端零部件。
“背靠前進智造園,西子勢必銳自2014年落地這里以來,陸續健全先進航空制造能力,集聚了一批航空制造業人才,建立了符合航空制造要求的技術和質量體系,助力錢塘區航空航天產業萬畝千億平臺發展。”西子勢必銳人力資源行政部部長龔奇珍表示。
作為浙江航空制造業的龍頭企業,西子勢必銳形成了以制造為主,科創、服務為輔的良性互動發展格局,同時帶動實現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聚集發展,提升航空產業整體競爭力。
“我們希望以‘智能’為驅動力,布局關鍵航空制造產業,加大在飛機制造關鍵技術方面的支持與投入,在創新中逐步形成發展航空產業的獨特優勢。同時創新航空產業與金融資本的融合發展模式,形成科研、產業和資本的良性循環。”前進智造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于堅棟表示。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為更好地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前進智造園在原有的制造行業基礎上,大力支持智能平臺建設,降低中小企業改造成本及運維成本,推動產業鏈數字化發展。
“首先是建設行業級平臺,我們希望形成覆蓋全價值鏈的智能化管理體系,為錢塘區汽車、新材料等產業提供成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同時培育企業級平臺,鼓勵產業鏈龍頭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圍繞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生態圈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需求,開放企業資源和能力。”前進智造園黨工委副書記高玲玲表示。
一場新改革推動“數產融合”
數字化時代,變革之中蘊藏著不竭動能。依托浙江數字經濟先發優勢,錢塘區厚植數字化土壤,賦能制造業為“智造業”,實現數產融合。
為了更好地構筑智能化生產生態圈,錢塘區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加快建設“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未來工廠”。
如今,一個不起眼的輪胎,在數字化的賦能下,集成了眾多高端制造科技。走進位于錢塘區的中策橡膠“未來工廠”,映入眼簾的是一派智能化的場景:上萬個傳感器實時采集,分析生產、質量、設備等上百種數據,并自動分派任務,AGV物流機器人來回搬運產品,平均每7秒就有一個輪胎下線……
作為浙江省首批“未來工廠”試點企業,中策橡膠的“智能制造”生產線實現綜合應用5G、AI、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以數字化帶動企業研發、生產、供給、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
“未來工廠投入使用后,我們產品研制周期縮短50%,產品生產效率提升15%,不良率降低40%。”中策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沈昊昱介紹,2021年中策橡膠首次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億元。
“我們堅持‘一平臺一產業’發展方向,啟動數字經濟提升三年行動,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5%以上;同時,我們推進制造業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深化‘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建設,培育‘鏈主工廠’2家、‘智能工廠’8家。”錢塘區經濟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局副局長許宏波表示,布局“元宇宙”行業賽道,也是錢塘區探索制造業發展新路徑過程中關注的重點。
一綱舉則萬目張。如今錢塘區正找到精準發力點,錨定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朝著世界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目標蹄疾步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