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鵬
4月9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出席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總結了近年來上市公司規范發展的成績,分析了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形勢,要求上市公司提升“五種能力”,即抓基礎,鞏固治理能力;強主業,增強競爭能力;育長板,提升創新能力;增韌性,提高抗風險能力;重效益,提升回報能力。這既是監管部門對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系統性要求,也是監管部門給自己立下的“軍令狀”,反映了社會各方面的期待,有助于增強市場發展信心。
筆者認為,上市公司提升“五種能力”,要靠一系列制度安排,靠上市公司奮力拼搏和主動創造,但更重要的是堅守“上市初心”,進一步加強上市不是終點,而是高質量發展起點的認識。企業不能僅在上市前戰戰兢兢“備考”,上市后只求“及格分”,令競爭力一步步消退。企業上市意味著承擔巨大的責任,包括遵紀守法的責任,在本行業引領產品和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責任,回報投資者和社會的責任。
經過數十年發展和改革開放,我國上市公司已經形成了不可忽視的競爭力。這從實體上市公司利潤達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近一半,上市公司繳納稅費相當于全國稅收的近1/4,實體上市公司研發強度達2.3%、為規上企業平均水平的1.6倍等指標,可以得出基本結論。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一些上市公司在享有資本市場融資便利、增信便利、營銷便利、并購重組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與投資者溝通不暢、忽略普通投資者訴求、沖勁干勁不足、滿足于維持現狀的情況;一些上市公司濫用融資優勢,過分搞多元化經營,主業得不到夯實,一些所謂的多元化業務最終淪為雞肋;一些上市公司粉飾財務報表,掩蓋業務不精、創新能力不強的實情。更為嚴重的是,有的上市公司搞財務造假,欺騙市場;還有的借用資本市場機制,搞空手道、連環套,非法騰挪資金,發不義之財。在大部分上市公司形成競爭力和增強競爭力的同時,以上這些不良現象并不罕見,應當嚴加管理,依法打擊。要進一步暢通經營不善上市公司的退出渠道,包括直接退市,也包括被優質公司以合理價格收購整合。也要進一步引導、強化上市公司的初心意識,增強其堅守“上市初心”的自覺。
上市公司堅守初心,應當遵循提升“五種能力”的要求,用好資本市場良好機制,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作為對投資者負責、對社會負責的第一要務。上市公司把資金用好,把產品和服務搞好,樹立和提升品牌,用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增強發展后勁,開拓發展空間,是其肩負的基本責任,也是評價其治理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的基本標準。如果公司經營效率不高,不能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在風險面前懦弱無力,就應該被淘汰。
上市公司堅守初心,還應該認真提高回報能力。回報能力既包括分配環節的現金分紅,也包括市值低迷時期的市值管理——用回購注銷股份的方式增厚股東權益。還包括及時出清不良資產,保持輕裝前進狀態,維護資產質量整體穩定。也包括加強研發投入,加強先進技術和先進產品的儲備,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安排“后手”。
上市公司堅守初心,也包括急流勇退。在公司競爭力明顯消退、不能滿足持續上市要求的時候,大股東、實控人和董監高應當主動尋求退市,或者接受優勢企業的兼并。尊重優勝劣汰機制,尊重法治,不浪費公眾資源、社會資源,也是堅守“上市初心”的表現。
上市公司堅守初心,還應當增強大局意識,為國分憂,為民解難,勇于擔當。當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都面臨多重復雜的壓力,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沖擊實體經濟,給人員就業、物流暢通、消費升級、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帶來嚴重挑戰。中國上市公司群體作為優秀企業的代表、資本市場的寵兒,有責任通過各種方式穩定生產、穩定供應、穩定就業;與此同時,根據形勢變化,遵循市場規律,加強創新發展,推動實體經濟、資本市場、科技創新三者良性循環。
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高質量的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靈魂和生命線。“給投資者一個真實的上市公司”是對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控人和董監高的基本要求、底線要求;應當進一步提出“給社會一個有競爭力的上市公司”的要求,督促上市公司運用好資本市場機制,切實提升“五種能力”,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為資本市場增信提質作出更大貢獻!(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