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高達1.5萬億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紅包”相繼派發。
近日,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內蒙古恒星化學有限公司依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的相關要求,經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于2022年4月8日收到退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約2.36億元。
這是4月1日起增值稅留抵退稅新政以來,首家上市公司發布收到留抵退稅公告。事實上,已有不少企業收到了退稅,小微企業居多,而這跟上述《公告》優先退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留抵稅款有關。
比如,小微企業中山市中桓管業有限公司申請退稅一個小時后,就收到3000多元退稅款。廣東省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處相關負責人依托稅收大數據評估,當地可能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納稅人有18萬戶。上海市4月1日首日就有500余戶符合條件的企業收到留抵退稅款16.55億元,這對受疫情沖擊的企業來說緩解了資金壓力。
多位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目前疫情多點散發,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經營困難,急需資金支持。而今年1.5萬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從4月1日起順利實施,不少企業及時拿到退稅款,增加當期收入,幫助企業紓困發展,這也有利于增強企業發展信心,有助于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此次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順利實施,離不開中央財政大力支持。
以上述收到2.36萬億元退稅的內蒙古恒星化學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注冊地為鄂爾多斯市,退稅來自于該市。鄂爾多斯市財政局有關人士今年初撰文表示,當地去年增值稅留抵退稅一大挑戰,在于因為地方財力不足,而對部分納稅人暫無法辦理退稅,其中涉及3戶符合退稅的納稅人共計稅額約4.5億元。這也是增值稅留抵退稅落地一大挑戰。
增值稅是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種,收入分成各為50%,退稅理應中央與地方各自承擔一半。但考慮到地方財政困難,為了支持基層落實退稅減稅降費和保就業保基本民生等。今年中央財政出資1.2萬億元。其中對新增留抵退稅中的地方負擔部分,中央財政補助平均超過82%、并向中西部傾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曾告訴第一財經,在房地產行業下行和土地收入放緩大背景下,讓地方拿出一筆巨額資金退稅有現實困難。這次中央政府動了“老本”,比如通過央行上繳超1萬億元利潤等籌資,來承擔留抵退稅資金大頭。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確保退稅減稅降費政策不折不扣落地,同時避免對基層財政運行、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帶來影響。
財政部在3月下旬已經撥付地方首批支持小微企業留抵退稅的專項轉移支付4000億元,這有力地支持各地不折不扣落實退稅新政。
除了中央財政資金大力支持外,各地稅務部門克服國內疫情多發導致線下辦稅服務廳關閉、面對面宣傳輔導受阻等困難,積極采用云宣傳、云輔導、云辦理等“非接觸式”服務,來確保退稅等“紅包”盡快派發給相關企業。
上海稅務部門堅持疫情防控與政策落實兩手抓,運用“A+B”輪班、“白+黑”接力的方式,快速解答納稅人對政策的疑問,通過視頻、微信等方式,輔導企業辦理退稅操作業務,確保退稅政策及時落地。
疫情期間,吉林省稅務局開通“吉稅辦”征納互動平臺微信小程序,實現涉稅業務在線咨詢、遠程幫辦。納稅人繳費人通過遠程拍照、視頻連線的形式發起在線互動后,稅務干部第一時間回應,輔導企業辦理相關業務。截至目前,納稅人繳費人已通過該平臺在線發起互動1.13萬戶次,其中遠程幫辦業務1900多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