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4月6日電 (記者 王君妍)記者6日從天津海關獲悉,今年一季度,天津海關依托智能審圖技術,在出口貨運渠道查發偽報夾藏等走私違規情事92起,有效打擊了非法出口行為。
3月中旬,一批申報名為“鐵模具”“防火材料”的貨物在通過天津海關H986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時,智能審圖系統發出“夾藏”報警。審像關員立即打開圖像復核,發現貨物呈現礦產品形態特征,存在較大的夾藏嫌疑,經現場海關查驗關員查驗發現,實貨為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塊狀礦產品以及黑色顆粒狀物,后經取樣并送實驗室檢驗,實貨為出口涉證貨物硅鐵、人造石墨等國家資源性產品,共計22噸。按照國家相關許可制度規定,硅鐵出口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人造石墨出口實行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管理,無證不予出口。目前,該批偽報逃證出口貨物已依法移交海關緝私部門處置。
這是一起典型的依托智能審圖查發偽報品名走私案件。近年來,一些偽瞞報品名為“搗打料”“二氧化鈦”“增碳劑”、實際為硅鐵等貨物的走私案件,被天津海關集中審像中心精準識別查發,依靠的就是智能審圖的“火眼金睛”。
天津海關將智能審圖技術作為打造“智慧海關”監管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智能審圖優勢,著力提升實貨監管能力。依托智能審圖信息化平臺,專人專崗開展圖像標注工作,輔助總署優化系統算法,提供數據樣本,系統有效甄別能力顯著增強;引入風險管理理念,堅持整理高風險商品查發新品類,將“影子商品”作為“風險數據”納入審像重點參數池重點轉人工驗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