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小試牛刀就取得了明確效果,這應當增加我們對于靠全面深化改革解決問題的信心。”吳敬璉昨日在演講中說。 記者徐靜 實習生黃秀芬 通訊員鄭夢婕 攝
昨日做客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黃埔大講堂 看好中國經濟
本報訊 (記者徐靜 實習生黃秀芬 通訊員鄭夢婕)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昨日做客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黃埔大講堂,對當前經濟形勢發表看法。他說,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有所下降,但就業卻很好,因此GDP增長與就業并不是線性關系。他同時也支持這樣的說法:反腐影響經濟是偽命題。
GDP增長與就業不是線性關系
吳敬璉認為,從今年的發展和就業情況看,應該對宏觀經濟有信心。為什么有信心呢?就是改革能夠從根本上緩解這些困難。“我們說要穩增長,穩增長的目的是保就業、保民生。從這幾年的情況看,GDP每個季度都在下降,但是就業的情況空前的好。去年的就業目標完成情況是原來目標的154%,今年上半年就業的情況比去年還稍好一點,所以增長率和就業之間的關系不是線性關系。”
他說,今年上半年雖然GDP下降到7.4%,但就業情況良好,一個重要原因是服務業的加速發展。這一成果,顯然是由營改增、工商登記便利等改革帶來的。“改革小試牛刀就取得了明確效果,這應當增加我們對于靠全面深化改革解決問題的信心。”他說。
對于新型城鎮化,吳敬璉坦言自己并不是很了解,他更愿意從根本問題上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他在幾年前就對大城市攤大餅似的發展帶來的問題做出提醒,但現在此風還是方興未艾,中國千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是風起云涌地出現。市場化導向的城市化,相關主體會趨利避害,從而能發展得更好。
依法治國最近再次受到各界關注。吳敬璉認為,建設法治國家是比依法治國更為基本的要求,建設法治國家要求所有的組織和個人都要依法辦事。“依法治國是二級口號,建設法治國家是一級口號,更為基礎,只有在建設法治國家的基礎上才能有良性的依法治國。”
他對廣東的發展充滿期待。他說,廣東從上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但是近年來一方面整個市場體系需要提升、需要克服各種缺點,另一方面經濟發展轉型、法治建設和結構優化等方面進展不夠理想,才出現了優勢衰減的趨勢。“我相信,廣東毗鄰香港,只要能夠借十八大的東風,在現有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和開放,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就一定能夠重振雄風,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反腐的根本是鏟除尋租制度
在吳敬璉看來,腐敗是一種典型的尋租現象。“行政權力對于經濟生活的干預能夠制造租金,于是就有人去尋求權力從而取得租金,從事尋租活動。因為權力可以產生租金,不但有尋租活動,還有涉租活動,比如審批制,多一個圖章就多一份租金,所以敲圖章就越來越多,一個工商登記敲一百多個圖章,很多地方都這樣。”
吳敬璉認為,反腐的根本是要建立制度,鏟除尋租的制度基礎。他舉例道,“因為土地資源是有限的,所以汽車牌照往往就要由交通部門發牌,這就會產生尋租。有什么辦法呢?一個辦法就是公開拍賣,另一個辦法就是將行政干預的范圍縮到很小的范圍之后進行嚴格監控,把它關在法制的籠子里。”
有人認為,反腐會影響經濟發展。對此,吳敬璉持這樣的看法:反腐影響經濟是一個偽命題。“北京高檔消費是冷落不堪,但中檔和低檔消費更顯繁榮。”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