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商務部今天上午公布1-6月份國內市場商務運行態勢和對外貿易情況,分別呈現5大特點。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商務部今天上午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公布1-6月份的國內市場商務運行態勢和對外貿易情況,分別呈現5大特點。介紹了上半年吸收外資、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等各方面的情況,經濟之聲記者王思遠一直在發布會現場,請他介紹詳細的數據。
現場記者:今年上半年消費市場總體運行很平穩。根據商務部對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的監測顯示,上半年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了6.3%。其中消費市場呈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消費趨勢向線上轉移的這個特點進一步加速。網絡購物同比增長了30%,分別高于像在專業店、超市和百貨銷售額增速的23、24.6、和25.8個百分點。在外貿方面,根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的進出口總值達到了12.4萬億元,同比下降了0.9%,進出口出現雙降的態勢。但是目前影響前幾個月外貿高基數因素已經減弱,尤其內地會港貿易也恢復增長。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說,下半年外貿增速將可能明顯回升,全年增速將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如果剔除年初內地對貿易高基數這樣的影響,全年7.5的增長目標通過努力還是有希望實現的。最后再來關注吸引外資的情況,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到了633.3億美元,同比增長2.2%,其中服務業使用外資繼續增長,在全國的總量比重中達到56%,而制造業同比下降36%。從國別上看,韓國和英國對華的投資持續增長較大,而日本、美國、東盟歐盟則有所下降,其實日本下滑了近50%。沈丹陽表示,這種短期數據上的波動要從長期的趨勢上看,由于個別項目金額投資較大和我國取消了外商投資的資本金限制是這次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他強調這并代表外資對華投資進入下行通道。因為數據顯示,多數外國企業,依然看好中國的投資環境和商機。
外貿無疑是大家近期關注的焦點,在目前我國經濟的三架馬車中,這架馬車可能跑的相對慢一些。海關總署的數據剛才思遠介紹了1到6月全國的進出口總值是12.4萬億元,同比下降了0.9%,但同時我們看到很多機構在近期的數據中,已經關注到了出口外貿已經有所好轉,中國國際交流中心戰略研究部副研究員張茉楠對此作出分析。
張茉楠:6月份進出口數據已經延續了5月份進出口數據回升的態勢。不僅僅要看同比,如果看環比的話,其實剔除這個積極性因素也出現了好轉的跡象。特別是出口環比的中間率,它一直是在持續回升的。實際上從環比中間率的角度上來看,可能7、8月份也會延續平穩回升的這樣的態勢。而且6月份之所以出現比預期更好的回升幅度,跟前期人民幣持續貶值有很大關系。因為這是人民幣貶值效應的一種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從3月份以來中國一系列的國內宏觀政策的微調。特別是外貿層面,游離外貿出口的一些政策,比如說貿易便利化或相關的一些支持政策。這也都在6月份出口就業形勢當中體現出來,所以這也是綜合政策和前期政策的結果和體現。
經濟之聲:也就是外貿好轉得益于兩點,一個是人民幣近期有一些貶值,第二是外貿政策。那么往后看,如果政策有些變化,人民幣又重新回到升值的區間的時候外貿會怎么樣?
張茉楠:這個話題非常有意思。現在我們看到,隨著我們外貿順差的增長,從5月份開始,人民幣已經出現月度首度升值。6月份以來人民幣匯率也明顯走強,特別在最近的中美戰略經濟計劃期間,人民幣的匯率有走強的趨勢。因為人民幣貶值包括政府的累計效應,在下半年如果隨著人民幣穩步的回升,有可能在三季度外貿出口也有一定的壓力,它們相互之間也是一種因果關系的體現。
經濟之聲:外貿的反彈的扎實程度如何?
張茉楠:力度不會很大,全年7.5%這樣的目標,還是有一些難度,因為上半年還是負增長。
經濟之聲:那也就是寄希望于人民幣能夠再貶一些或者保持狀態。
張茉楠:央行已經在表態,逐步的去除匯率市場主動干預。從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角度來看,5月份的資產負債表包括外匯占款沒有特別大變化。所以現在人民幣匯率更多是由市場主導的,升與貶是上下波動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