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9月29日電 (記者 鄭瑩瑩 李佳佳)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負面清單有多長?在29日舉行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情況說明會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列出一串數字: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負面清單共涉及18個門類,89個大類,419個中類,1069個小類,共190條管理措施。
戴海波說:“相對于1069個產業小類來講,大概有17.8%,有特別的管理措施。”其作用在于在負面清單以內的外商投資,按原有辦法管理,而清單外的,按內外資一致的原則。
作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最具亮點的一項,負面清單被外界寄予厚望。
何謂“負面清單”?有人說,這就好比把不能做的事都放在一個籠子內,告訴你籠子以外的都可以做。
那么,負面清單是長點好,還是短點好?
外界曾希望負面清單“越短越好”,認為越長“禁令”就越多,越不開放。
其實不然,就如同一位參與清單擬定的權威人士所言,如果把負面清單比作一幢18層的大樓,把產業分類比作房間,那么大樓內大房間套著小房間,“好比三樓屬于制造業,是直接關掉301室?還是關掉301室中的3011室及3012室?顯然前者雖然清單短,但開放度低。”
其實,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作為創新之舉,是無法做到一步到位,它是探索式的。
戴海波將首次參與負面清單制訂的上海喻為“小學生”,并表示會在實踐中對清單做出評估和調整。“這次制定的是2013版負面清單,接下來可能會出現2014版、2015版。”
至于負面清單啟用后將帶來何種利好?戴海波表示,把項目的核準制改為備案制,把原來合同章程的審批,改為備案管理,再加上與相應的商事制度改革相銜接,大大方便了投資者。“原來一般項目承諾可29天辦理,新規則下,企業拿到營業執照、機構代碼和稅務登記等最快只需4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