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無錫1月10日電 (記者 洪曉紅 孫文荊)有中國會展業“外聯平臺”之喻的第十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CEFFCO)10日在江蘇無錫繼續舉行。盡管有眼下中國政府“新會風”、“國八條”的政策約束,這個首次選擇在三線小城市舉辦的“商人們的聚會”依然吸引了約600多位海內外來賓,企業家們不吝自掏腰包唱起主角,請來政府官員當觀眾,形成了一道區別于普通政府會議模式的別致風景。
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是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國際展覽業協會等主辦的中外會展業交流會,發起的初衷是為了給中國會展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尋求渠道,同時也為國際會展企業進入中國建立平臺。因此,它的與會主體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操辦各類展覽的商界精英。
“報名參會需要數千元人民幣,或許參會的人不是來學知識,而是為了混臉熟、拉關系,但不能否認這也是一種真實的需要,說明中國的會展產業正在從以往的政績工程走向市場,變得成熟”,在一個圍成巨大扇形的會議室內,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亞太區主管哈米德面對著座無虛席的人群這樣表述。
有趣的是,在他剛摘下話筒的一刻,等待他的確實不是求教問題的虛心聽眾,而是一位操著熟練英文請求交換名片的中國企業家。
因為有著社會經濟“晴雨表”的特殊寓意,會展產業長久以來在中國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以政府主導唱戲的政績工程,政府一擲千金,搭臺唱戲,比比皆是。但2013年以來,在中央各項改革措施下,政府正從“主角”變為“觀眾”。在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潘建軍眼中,這樣的轉變有著特殊的意義。
據相關統計,2013年全國共舉辦了3021個展覽會,多項指標增長率超過10%。在政府務實作風背景下,會展產業鏈上一些相關企業受到沖擊,增速放緩,但許多專業性強、國際化水平高、品牌影響力大的展會保持穩步發展,產業轉型獲得了初步成效。
“轉型”已成為當下中國會展業發展的關鍵詞。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澤炎表示,一個重要表現是綜合大型展覽逐漸向專業細分類轉變,如無錫這樣的二三線城市開始結合本身的特點培養展會項目,政府直接操辦轉變為購買服務,一些民營企業迅速起步壯大。
隨著政府職能的深入轉變,國內會展業將繼續保持轉型升級趨勢,優勝劣汰將更加明顯;但企業若能提高自己的主動性,及早瞄準市場,將是做大做強的最好機遇。陳澤炎稱,從這個角度考慮,就不難理解像CEFFCO這樣的會議,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觀眾。
“也許政府的經費在減少,如今吸引不太賺錢的國際會議變得困難,但是今后中國會展企業的壯大,需要用國際社交來拓寬業務”,身為國際會議組織高管的哈米德在演講同時不忘“誘惑”著他的客戶,顯然在收到那張名片后,他的計劃已邁出了成功的一步。(完)